【推荐】全志科技基本面分析(报告节选)全面剖析竞争力-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目录:

一、公司业务分析

1、概述

全志科技2007年成立于珠海,2015年上市。主营业务为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占七八成)、电源管理芯片(一成)、无线互联芯片等,产品最终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智能硬件,主营产品之间客户协同,

智能应用处理芯片对另外两项业务起带动作用

;商业模式为Fabless。

历史上多次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切换下游细分应用领域,凭借能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获得了众多客户认可。

竞争对手为瑞芯微、晶晨股份

。当前应用领域分散、无具体市占率数据,但公司未能在单个细分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2021年公司创收2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2022年度业绩大幅度下滑。

注1:

Fabless为专业分工模式,该模式下芯片设计企业将制造、封装环节外包,只专注于芯片设计,已经成为主流模式,代表企业如高通、飞思卡尔等。与之对应的IDM为垂直一体化模式,芯片设计、制造、封装都做,代表企业三星、英特尔、德州仪器;

注2:

公司以海外业务为主,该海外业务指由香港子公司销往海外的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

注3:

近期发布业绩预告,2022年受消费电子疲软影响,净利润同比下滑一半以上、扣非净利润下滑幅度更大。

2、发展史

上世纪90年代初,大批台资厂商来珠海成立了IC设计公司,带动了珠海IC产业的崛起,炬力(全志前身)、瑞芯微、晶晨均在此阶段成立。

炬力前身是亚力(台企)。2001年苹果iPod引领数字音乐MP3革命,亚力核心人马转移至珠海炬力,聚焦MP3芯片研发及生产,“MP3之父”赵广民担任CEO,在其带领下炬力MP3芯片的出货量突破1亿颗,年销售额从2002年108万到2004年4.6亿元,净利润高达2亿元,全盛时期为MP3芯片市场龙头。

与此同时,

瑞芯微

成功研发了“变速不变调”技术,而成为复读机芯片行业的领先者(供货步步高),最鼎盛的时候,瑞芯微同样为复读机芯片市场龙头;

晶晨股份

则专注于视频解码器芯片,成功进入到数字电视多媒体领域。

2005年炬力在纳斯达克上市,但核心管理层赵广民、张建辉等大陆系高管却被边缘化,炬力由台系高管接手。于是2007年,赵广民带着一批大陆高管离职,创建了全胜(珠海)微电子有限公司,赵广民任董事长,张建辉任总经理。不久后赵广民因车祸丧生,张建辉接棒原班人马成立了全志科技(创始团队覆盖自动化、半导体、软件各技术领域),赵广民配偶侯丽荣继承其股权。

吸取了在炬力的教训,全志科技的核心创始人股权结构自成立至今都较为平均(无实控人、且权力分散,为管理埋下隐患)。公司延续既往基因,杀入MP3市场,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拿下了MP3芯片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为适应市场需求,瑞芯微同样杀入MP3市场,并凭借支持视频技术(MP4)而得到了众多品牌的垂青,两家企业开始直面竞争。不过MP3/MP4时代很快走到尾声,两家企业均陷入绝境。

2009年起,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国内芯片设计厂商由于没有

基带技术

(基带芯片是手机中最重要的芯片、专利壁垒极高)而无缘该市场,只能从wifi-only的安卓平板市场切入。2011年全志推出的第一颗平板电脑芯片A10,以高性价比、低功耗的优势,拿下了联想、步步高等一批头部科技企业,及昂达、台电、酷比魔方、爱国者等一批中小企业及白牌厂商,一年间营收翻5倍、净利润翻10倍。而瑞芯微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失利,平板市场在全志的攻势下,只能走高端技术路线,于2012年下半年,发布双核芯片3066,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升级,与全志科技在平板市场形成双雄对峙的格局。

2013年全志销售额突破10亿元,安卓平板市场芯片销量第一,瑞芯微第二。2015年全志率先上市迎来高光时刻、随即2016年收购东芯通信,弥补基带芯片短板(可惜东芯技术不行、收购后持续亏损);2016年瑞芯微谋求上市,但由于2015年业绩大幅度下滑而IPO失败。晶晨股份一直专注于视频相关SoC而整体发展更稳,该期间陆续获得TCL和创维投资。

上市后,安卓平板电脑市场很快迎来衰落,且行业竞争加剧。加上公司规模扩大、内部管理跟不上,内忧外患同时显现。全志科技重新瞄准方向,提出了围绕 MANS 【多媒体 M(Multimedia)、模拟 A(Analog)、网络 N(Network)、服务 S(Service)】路线,试图通过多元化分散产品过于单一的风险。但由于下游细分市场发展滞后,全志科技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2018年智能音箱带动公司有所回暖,但并未推动大的增长),上市以来业绩情况始终不理想。而这期间瑞芯微也在积极调整,2017年其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正式加入国家队,并获得了达晨的青睐,2018年开始转战主板、2020年年初完成上市。同期晶晨股份也于2019年8月上市。

2019年以来,全志开始对内优化管理团队,出售东芯通信(不再并表),2020年与阿里平头哥(达摩院半导体+收购的中天微电子合并而来,专注于处理器IP核和相关开发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加速产品研发、在物联网领域快速突破,在汽车电子、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各个领域陆续获得客户。产品上,延伸无线通信产品和语音信号芯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矩阵。2021年全志科技创收20.6亿元、净利润近5亿;瑞芯微创收27.2亿元、净利润6亿。晶晨股份创收47.7亿元、净利润破8亿。

注:1)

景气度低迷时往往最考验管理,2017-2019年公司人数不断下滑、核心高管离职较多,负面舆论也众多,而同期瑞芯微只有在2018年出现了人员小幅度下滑、晶晨股份则保持人员持续增长。

2)公司上市时募集项目存在变更情况,未变更项目车联网终端应用处理芯片至今仍然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原预计2018年10月达到);

上述证据均侧面说明公司管理上存在众多问题。公司分散的股权结构帮助公司在创业期拥有向心力,但随着企业不断壮大,管理问题也逐步显现。2020年公司总经理更换为管理派,开始对内部管理问题进行整顿,但治理结构才是导致管理问题的根本,仅靠更换总经理不能治本。

3、主营业务介绍

主营产品——智能应用处理芯片:

智能终端芯片是消费电子设备的“大脑”,从技术角度来看是一个

数模混合的SoC(系统级芯片)

。简单来讲,就是把CPU、模拟IP核、数字IP核、存储器集成到一块芯片上,通常再加上电源管理芯片、网络芯片、电池、外观件等就能形成智能设备。除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更小型化的优势外,由于广泛采用了预定制模块IP核(即在芯片设计过程中,前端很多开发是可以重复共用的),大幅度缩短了产品开发时间和成本。基于上述优点,该产品非常适用于智能应用领域,如智能手机、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而我国恰恰是这些新兴应用的最主要市场。

不同于CPU、微处理器、存储器等

通用芯片

,智能应用处理芯片为

专用芯片

(特定领域、特定用途),因此该领域非常容易诞生Fabless企业(设计需求多样、定制化要求高、小企业多),而通用芯片则多为IDM模式的大企业,市场格局更集中。

……

本文为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见官方公众号:估股。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自动测量

自动测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价格

上海影像测量仪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880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全志科技2022年预计净利2.08亿-2.5亿同比减少49.44%-57.93%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弱-全志科技子公司
下一篇: 【推荐】全志科技拟在成都投资1000万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全志科技有限公司-全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