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齐鲁石化全年加工原油1093.88万吨,生产乙烯72.51万吨,实现营业收入811.16亿元,利税总额111.74亿元,连续8年利税过100亿元,位居2022年淄博市综合百强企业和淄博市工业百强企业榜首,荣登2022年山东企业百强名单。齐鲁石化将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端牢能源饭碗,加快转型升级,扛稳保供责任,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齐鲁石化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秦岭向社会发布了去年一年齐鲁石化的成绩单。
齐鲁石化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秦岭代表公司党委和公司发表欢迎致辞。
4月21日上午,齐鲁石化举行“探索智慧能源,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并发布2022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去年以来,齐鲁石化多项以“全国最大”“淄博首家”“公司首个”命名的项目相继投产,为企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着力打造绿色洁净名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齐鲁石化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董庆章代表齐鲁石化公司发布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东风吹柳花满城,不负春光与时行。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齐鲁石化,感受花园式工厂的春意盎然。
齐鲁石化供排水厂的生物指示池前,微风漾起浅浅涟漪,游鱼竞相争食。
(1)端牢“能源饭碗”开创绿色化工新局面
参观齐鲁石化发展陈列厅
“为摆脱用油之困而建,为满足民生之需而生。1966年,齐鲁石化在大虎山脚下打下了‘第一根桩’,工厂正式成立。”齐鲁石化发展陈列厅的一张老照片前,做为讲解员的齐鲁石化新闻中心张世鑫在陈述建沿历史时,眼神坚毅。从“原油荒漠”到十里油城,齐鲁石化人不惧困难、奋勇向前,在逆境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用一个个数字,绘就了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发展长卷。
1967年,新中国第一套大型联合炼油装置建成投产,原油年加工能力达250万吨。1989年,累计加工原油突破1亿吨,原油年加工能力达80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炼油厂。此后,原油加工能力实现快速迭代升级。2005年,原油年加工能力达1000万吨。
“脚踩大地,头顶蓝天,青春热血挥洒齐鲁。天当被、地当床,那时建设条件非常艰苦。”青丝变白雪,时任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工会副主席的王建华,再忆当年建厂时的热血经历,仍难掩内心激动。
从建厂打下的第一根桩,到30万吨合成氨开工誓师大会、产出第一袋合格化肥,再到造粒塔岗位女工……建厂以来,齐鲁石化用半个世纪创出累计加工原油4亿吨的卓越纪录,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一路走来,齐鲁石化已成为我国配套设施全面、加工手段齐全的多品种原油加工基地,可生产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石脑油、沥青、石油焦、硫黄、液化气等40多种产品,可称为名副其实的“炼化博物馆”。
2012年,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作为中国石化第一家成功产出合格98号京5汽油的企业,产品成功进入北京市场;2015年汽油、柴油产品全部达到国5标准;2017年完成国6标准质量升级;2022年10月1日已具备生产国6B汽油能力,达到目前国际最高质量标准。
(2)向清洁能源领域进军 打造生态工业新名片
原油加工能力的快速迭代升级,更为齐鲁石化加快“油转化”“油转特”步伐,形成“基础+高端”的多元化化工产品结构,坚持能源保供与绿色发展一体推进的宏伟目标夯实了坚实基础。
随着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在山东高速集团淄博服务区正式竣工,齐鲁石化燃料电池用氢项目拿到这张氢能“入场券”,开始紧张建设。2022年3月,燃料电池用氢项目建成投用,齐鲁石化自此成功踏入中国石化氢能领域战略布局。
参观齐鲁石化氯碱厂燃料电池用氢项目
走进齐鲁石化氯碱厂,两台压缩机正在工作,为燃料电池用氢项目全天运行生产,保障高品质清洁能源市场的供应。
“通过这个项目生产的氢气,主要供给淄博市新能源公交车和当地加气站的使用。一辆公交车平均一天大约需要50千克的氢气,我们能供给4辆车。同时,年外送氢1千万立方米,可供1000辆轿车分别行驶10万公里。”齐鲁分公司氯碱厂烧碱车间主任韩松介绍说。燃料电池用氢项目投产以来,齐鲁石化已为氢燃料电池车累计提供氢气120吨,减少碳排放1800吨,相当于植树7.3万棵。
参观齐鲁石化氯碱厂燃料电池用氢项目
同在一个蓝天下,共建一个美丽家园。2022年8月25日,由中国石化建设的全国最大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示范工程在山东淄博投产。
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示范工程被誉为“工业森林”。齐鲁石化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捕集起来,注入胜利油田地下油层,把原油“驱赶”出来,同时就地封存,实现减碳增油双赢。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百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1年。CCUS项目“吞”碳“吐”油的成功实践,标志着两地间架起了一座“人工碳循环桥”,“双碳”目标在齐鲁大地取得双赢。目前,全国最长百公里级二氧化碳管输项目建设正全速推进,预计5月投用。该项目将进一步降低CCUS装置二氧化碳全流程成本,提升齐鲁石化全产业链竞争力。
据统计,该项目建成投用以来,已完成二氧化碳出厂50万吨,相当于种植450万棵树的减碳效果。
(3)节水3.03亿立方米 打造清洁能源供应新气象
水是生命之源,齐鲁石化作为用水大户,尤其注意做好水文章。在水质净化和节水减排方面,双管齐下,收容兼蓄,绘就出一幅绿水长流的诗情画卷。
驻足齐鲁石化供排水厂生物指示池畔,湖水清澈,鱼游潜底,这是化工废水净化后的成果。多年来,在不断提升自身环保达标水平的同时,齐鲁石化积极承担起齐鲁化工园区百余家驻地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工作,带动周边企业实现共同达标排放。几十年间,帮助处理驻地企业废水3537万立方米。
今年3月30日,随着齐鲁石化重点工程项目——炼油南区污水回用及提标改造项目污水回用装置产出合格水,齐鲁污水回用又新增一项成果。
为了节约使用黄河水,齐鲁石化向污水要效益,通过多项技术改造,实现废物利用,污水经过处理,重新投入生产链条,实现污水再次利用和节约新鲜水的双重目标。目前,齐鲁石化污水回用项目共8个,2022年回用污水量达760万立方米。
参观齐鲁石化供排水厂生物指示池
齐鲁石化供排水厂的生物指示池前,供水排水厂乙烯净化车间安全工程师李公伟热情的向众人分发鱼食,微风漾起浅浅涟漪,游鱼竞相争食。
他说:“经过我们处理的污水都实现了达标排放,眼前这一池水,就是我们的标准。经过处理后的水达标回用,又减少了我们采水量,单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到我们绿色发展的印迹。”
通过持续加大节水减排、清洁生产力度,在保证齐鲁石化产能规模总体稳定情况下,总取水量逐步下降,引用黄河水工程用水量也从峰值时的约3500万立方米减少到2700万立方米。截至2023年初,累计节水3.03亿立方米。
从全国首个百万吨CCUS项目到位于国际领先的硫黄回收成套工艺硫回收技术,从绿色文化的构建到清洁能源的供应,处处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这也是齐鲁石化当前发展的真实写照。
57年来,齐鲁石化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方面尽责担当,倾力奉献。从产业原点打造万亿产业高地,齐鲁石化在波澜壮阔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中,书写了一份优异答卷。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颖 周胜华 通讯员 顾波 朱亚菲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880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