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司令最近收到两位小伙伴的提问。“易”童鞋问: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和中证消费50指数两者分别有哪些特点?另外一位美女头像童鞋问:近期被大家热议的券商资管大集合转公募基金产品中信证券红利价值基金是否值得入手?今天司令就放到一起具体来说说。
中证主要消费&中证消费50
成分股构成
先来看看这两只指数的成分股构成。中证主要消费是从中证800指数中挑选出(主要)消费行业股票构成成分股,司令在(主要)两字加了个括号,这说明这只指数的成分股以消费细分行业食品饮料板块为主(科普个知识,可选消费以家电、汽车、旅游消费细分板块为主)。所以,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的重仓股自然就是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温氏股份、海天味业等个股(五只个股权重占比高达近60%)。而中证消费50指数包括了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市值前50只个股,尽管前十大重仓股看上去和中证主要消费很接近,但是前五只个股权重占比只有30%左右。
历史业绩表现
从两只消费指数各阶段的表现来看,截止2019年11月6日,2014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非常接近且业绩优秀,中证主要消费为23.97%,中证消费50为24.97%,而同期的沪深300平均年化收益只有12.47%。具体到各个年份来看,今年来主要消费收益领先于消费50超7个百分点,但是2017年后者收益却大幅落后于前者超10个百分点。
结论:
总体来看两只消费指数历史表现都相当不错,选择的时候还是看大家是喜欢主要消费行业呢,还是想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行业兼得。目前跟踪中证消费指数的基金有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联接、嘉实中证主要消费ETF(规模小了点)。另外还有一只跟踪上证消费指数的华夏消费ETF,顾名思义就是投资沪市主要消费行业。跟踪消费50指数的基金目前只有富国中证消费50ETF,不过已募集完毕还没上市交易。
中信证券红利价值基金
产品全称叫做中信证券红利价值一年期持有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是不是名字长到爆?典型的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转公募,以后这类产品多了大家就习惯了。这只产品发行之火爆(首日就募集超46亿元)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1、过往业绩优秀。
该偏股混合产品原先就有10亿左右规模,且长期历史业绩还不错(截止11月4日,近一年收益率37.12%、近三年收益率57.99%,同期沪深300分别上涨20.91%和18.60%)。
2、较低的管理费以及引入“业绩报酬”机制。
转公募后的红利价值每年管理费为0.6%,低于行业普遍的1.5%。另外客户持有期间,当年化收益超过6%时,才会提取6%以上部分的20%作为业绩报酬。也就是说,管理人把管理费降低,降低的部分要通过“真材实料”的投资能力来获取。
3、银行销售渠道给力。
接下去11月11日起,包括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渠道都会全面铺开申购。
结论:
对于能够接受买入后持有一年封闭期的小伙伴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人家原先是大客户(一般单个客户至少要买10万以上)才能享受的投资服务,如今只要100元起就可以。为此该产品也有多类份额可供选择,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B类份额只要100元起,A类份额却要10万起。
好了,以上是司令针对近期两位小伙伴提问的具体回答。用数据说话,不用感觉说话,投资可以更美的。
欢迎关注“SL基金圈”,每天一个关于基金的新鲜、实用梗,与你一起分享养基心得和技巧。用数据说话,投资可以更美的。
好基养起来,Money赚起来!
人生不怕受累,就怕还没积累!
偶说完了,整理数据不容易,请记得点赞支持哦。有任何问题,麦克风交给你们high起来。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859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