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应试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人们,考试、分数、学历与证书,这些东西我们都是不陌生的。毕业后,或许我们会觉得终于挣脱了这些束缚,但现实中却往往不是这样。这也是职业教育培训为什么那么火热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日益成熟,从而形成了各自相应的规范。现在,无论我们从事哪一个行业,在进入该行业之前,往往都要先考取一个该行业的从业资格证,考过之后方能名正言顺地开展工作。如果想要进一步从事更为专业类别的工作岗位,还要继续考取相对应的证书,考过后才有资格进入该工作序列。
这真是一个很伟大的发明创造,不仅满足了行业从业人员的资质证书需求,同时也衍生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有人满足了资历的需要,有人通过考试也赚到了钱,行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规范化管理。
这看似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多赢,当然是有的,也十分明显。但是,未必对所有人都是正向的。赚到钱的当然开心,行业协会也很乐意,可对要取证的人而言却未必那么心甘情愿。比如,有的证书单报名费和考试费就很贵,考过后每年还要参加后续培训以及证书管理,还要再收取一笔费用。弄到最后,仿佛就剩收钱办事这一条了。
近期,爱人就在考一个证——CFP(国际金融理财师),记得前年她才拿到AFP(金融理财师)。顾名思义,这两个证书有一个等级的差别,不仅是多了“国际”二字,CFP在专业认证上也是高于AFP的。别的不说,至少在客户眼里,具有CFP证书的银行理财经理是更为专业的,客户会更信赖他们。
当然,为了获得这份信任,也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这个证书单报名费、教材以及培训费就要一万多元。如果再去外地参加个考试,又增加了交通费和住宿费,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要两万元了。如果以我们工作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来衡量,这个费用着实不低。
那么,我就想问,这个费用收这么高,真的合理吗?但也没有办法,为了更好地干好工作,这笔支出是在所难免的。哪怕有点不乐意,也要办这个事。当然,凡是有利于职业发展的,我一定是支持家人的。
因此,对于那些正在考证或即将考证的人们而言,我们也要搞清楚、想明白,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考这个证?考证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如果单单为了获得一个证,明显是不值得的,不仅花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还要支出一笔费用。当然,如果我们是出于自我提升的需求,内心深处是真真切切地想获得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才会让我们获得真正的精进。
除了自己家人的故事,我身边还有很多其它有关考证的事例。
比如,我一位好朋友毕业于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她之前从事地产行业,现在行业不景气正在寻求职业转型。她一位关系很不错的闺蜜在一家律所工作,她们交谈后认为将来律师前景很不错,她目前就在备考司法考试。因为我们也很熟,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大概知晓她的心思。
其实,她有一点是没想清楚的,考过证之后要干什么,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解。如果我们自己都想不明白考这个证要干什么,考证的意义又何在呢?衷心希望我的这位朋友能早日找到她的答案。
另外,我还有一位好朋友,他也毕业于一所不错的院校,我们都从事金融行业。我之前常自称把金融类的资格证也差不多考了一个遍,但与他相比,真的有点小巫见大巫。他的证书除了金融业的,还有注会以及司法考试等专业度强、考试周期长、考试难度大等方面的证书。
证多了当然是好,可他目前的工作真的用不上或不需要这么多的证。当然,我朋友是十分有才华的,衷心希望他的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能把他的各类证书以及复合式知识背景充分发挥出来。
其实,上面两位朋友的事例并不是个例,是当今社会上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一个是没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某个证,或考过后不确定是否要干这个行业;一个是一旦自己有闲暇时间就去考证,考这么多证后却在工作中没有用武之地。
当今,社会分工已越来越精细,我们大概都不会成为精通多个行业的通才,可很多工作中确实需要复合知识背景方面的人才。尽管如此,我们不一定非要通过考证来证明自己在某个领域的能力,毕竟考证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要额外的经济支出。如果将来我们真的需要用到某领域的知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来达成目标,这样不仅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也能让效率的最优化。
笔者认为,考多少证以及考什么证,这都取决于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但对于盲目考证的行为,一定是不值得鼓励的。
我们作为自己人生的CEO,认准了方向,定位好了自己的目标,再决定考什么样的证书,一切都为时不晚。在自己专业的领域不断精进,尽量做到极致,争取达到这一领域的专家级的水准。这样的路,也许才是最适合我们的。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850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