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熊菁华表示,《条例》将固化北京实践经验,解决制约自动驾驶创新应用活动的突出问题,为自动驾驶汽车创新应用和规范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性保障,促进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和产业持续、规范、健康发展。
鼓励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根据《条例》,自动驾驶汽车是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包括按照国家标准具备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
自动驾驶需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条例》明确,北京市鼓励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推动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支持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各类参与主体建立数据开发利用的合作机制。
在推进“更智慧的基础设施”方面,《条例》提出,自动驾驶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改造现有路侧基础设施的方式推进。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应当按照相关要求,与自动驾驶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建设衔接。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的设计和使用,应当考虑各种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需求。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王宁表示,将会同北京市相关部门,根据本市道路承载能力等实际情况,分阶段、按区域开放重点应用场景,确定相关应用场景车辆的总量,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关场景落地计划。
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向个人用车拓展
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非常快,政策体系、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完善,坚持“有限立法”比较符合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特点。对于汽车的管理,很多事项是国家事权。基于地方立法有限的权限,聚焦于地方需要在特定阶段、特定时期重点解决的问题,《条例》作了一些规定。自动驾驶汽车除了涉及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还包括产业的促进、个人通行要求等,涉及交通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内容。“有限”就是针对目前北京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作出规范,而不强求对自动驾驶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规范和解决。
哪些领域可以探索使用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规定,北京市支持开展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的场景包括:个人乘用车出行;除校车业务以外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汽车租赁等客运服务;除危险货物运输以外的道路货物运输;摆渡接驳、环卫清扫、治安巡逻等城市运行保障;国家和本市支持开展的其他应用场景。相关部门将根据本市道路承载能力等实际情况,分阶段、按区域开放重点应用场景,确定相关应用场景车辆的总量,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关场景落地计划。
据介绍,相较最初的征求意见稿,《条例》新增了“个人乘用车出行”这一应用场景,为个人消费者“放手”开车开了一扇门。《条例》规定,列入汽车产品目录并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用于个人乘用车出行。
“《条例》中的‘个人乘用车出行’主要指车辆销售给千家万户,成为私人车辆之后,由家庭成员开着自动驾驶汽车出行的情况。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立法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一种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同志说,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正在推行相应的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未来可能会有一些企业的产品通过国家准入进入目录,向广大市民群众销售。
对安全责任和事故处理作出规定
自动驾驶汽车想“上路”要分几步?根据《条例》,首先,自动驾驶汽车相关企业需要申请开展道路测试活动。其次,完成道路测试并达到规定条件,需要测试载人载物等应用场景的,需要申请开展示范应用活动,之后再进行安全评估。第三,通过安全评估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领自动驾驶车辆号牌,申请开展道路应用试点。
《条例》规定,道路应用试点主体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车辆、人员等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具备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安全监测平台,实时动态监测车辆、人员、网络等运营情况。开展道路应用试点活动应按规定配备安全员、平台安全监控人员,这两类人员应保障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运行,能根据突发情况及时发出预警、接管车辆控制权。
此外,自动驾驶汽车生产、车联网软件提供、通信运营等相关企业的安全责任被逐一明确。北京还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应自动驾驶汽车特点的保险产品,为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保险服务。
与其他机动车一样,自动驾驶汽车也须遵守现行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条例》规定,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通行期间,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的,由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查和处理,相关企业和个人应当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并按要求提供相应证据材料。
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后责任如何认定备受关注。对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同志说,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属于国家立法事权,北京地方立法无权作出规定。因此《条例》在这方面与国家规定进行了衔接,要求发生交通事故后由公安交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调查和处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来源: 法治日报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842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