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江苏00后“神枪少年”,用金牌兑现“成人礼”2、2022年度双11机械键盘吐血推荐,键盘侠集合3、手机长焦演变史:是时候换个新战场了
江苏00后“神枪少年”,用金牌兑现“成人礼”
“中国队最后一枪打出21.5环!领先对手0.4环!中国队夺得巴黎奥运会首金!”北京时间7月27日下午,胜利的消息从法国沙托鲁射击中心传来——在巴黎奥运会首金项目射击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比赛中,中国00后组合黄雨婷/盛李豪以16:12的比分,战胜韩国组合,让中国队将首金稳稳握在了手里。
黄雨婷/盛李豪(右)为中国队射落巴黎奥运会首金
在盛李豪的家乡江苏,隔着6小时的时差,人们在屏幕前一起屏气凝神,见证“小豪”与中国队的荣耀时刻。3年前,16岁的盛李豪在东京成为“黑马”;这一次,作为国家队的主力,盛李豪用一个奥运会冠军,在巴黎为自己办了个稳稳的“成人礼”。
19岁的“老队员”
射击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项目是东京奥运周期新增设的项目,在东京奥运会上杨倩/杨皓然拿到了该项目的首枚金牌。巴黎奥运会赛程调整,将首金放在该项目上,给运动员们带来动力,也带来不小的压力。
射击是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中国队志在冲击这枚宝贵的首金。本届奥运会中国队派出黄雨婷/盛李豪和韩佳予/杜林澍两队全00后组合出击。2004年出生的盛李豪今年19岁,是队伍中唯一一位有奥运经验的队员,3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他站在当时中国队主力杨皓然的身旁,而这一次,他成为了那个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世界纪录多项荣誉集一身的“老队员”。
黄雨婷/盛李豪(右)在比赛中
黄雨婷/盛李豪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在去年的杭州亚运会上,两人搭档出战混团夺金。两人配对一年多的时间里,拿下了世界杯、世锦赛、亚运会等多个国际大赛冠军,今年奥运会前的阿塞拜疆巴库和德国慕尼黑两站世界杯分站赛,两人也没有让冠军旁落。
虽然被视为金牌有力争夺者,但射击场上风云莫测,想要拿牌并不容易。巴黎奥运会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资格赛上,黄雨婷/盛李豪以632.2环的总成绩排名第一晋级金牌赛,但仅仅领先排名第二的韩国组合0.8环。在“神仙打架”的金牌赛上,每轮每队两位选手射击环数相加,多者得2分,平局各得1分,哪怕只有0.1环的差距,很可能就要将金牌拱手让人,黄雨婷/盛李豪开局以微弱的劣势落后,但两位00后迅速进入状态,稳稳连赢3局。即使后面对手以0.1环领先扳回两分,也没有打乱中国队的节奏,在双方胶着的比拼中,中国队顶住压力,不断将领先优势扩大,稳扎稳打,多数击发都在10.5环以上。第十四局,中国队以21.5分锁定胜局,将首金收入囊中。
黄雨婷/盛李豪(右)
赛后,两位腼腆的中国小将脸上终于绽放笑容,“在比赛的时候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一开始预赛我打得并不是很放得开,但是我很快能明白自己的情况,做出调整。”盛李豪赛后表示,拿到这枚金牌,是队员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为国争光,非常荣幸。
从“黑马”到国家队主将
很多人认识盛李豪是在东京奥运会前后。当年作为入选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江苏运动员,初出茅庐的盛李豪在男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一举战胜多位世界高手,逆袭摘银,让当时只有16岁的他成了射击项目最年轻的奥运奖牌获得者,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个江苏小伙的更多可能。
盛李豪的那次奥运之路,充满“传奇色彩”。原本他并不能赶上奥运会,但东京奥运会因故推迟一年,给了他转机。2020年底,中国射击队在浙江长兴举办“东京奥运会初步队伍选拔赛”,盛李豪获得奥运初步资格,次年经过三轮奥运会最终队伍选拔赛后,他才搭上了东京奥运会的“末班车”。
盛李豪在比赛中
不少人称盛李豪为“神枪少年”,从他的成长经历而言,的确有点“神”。2017年,13岁的盛李豪被选入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开始从事射击训练;次年,他成功入选江苏省射击队,再过一年便进入国家队。从接受专业训练,到走向奥运赛场,只花了不到4年的时间。
盛李豪的启蒙教练、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男子步枪项目教练沈超记得,盛李豪刚进体校的样子,“那会,他的身高大概是一米四一,体重八十斤都不到,一转眼已经是一个身高一米八三的帅小伙了。”沈超告诉记者,因为个头比较小,盛李豪最初举枪时都不是一次成型的,要拆解成两步,中间停顿下,才能把动作做到位。
黄雨婷/盛李豪(右)在比赛中
但是盛李豪很快展示出自己在射击上的出众天赋,令人刮目相看。沈超至今保存着一张2017年的照片,那是当年11月29日盛李豪在训练中打出的60个十环靶纸的照片。“一共60枪,每一发都是10环,一次打出600环,这是‘到顶’的表现。”沈超自豪地说,通过短时间训练,达到这个成绩,这小伙子确实有“劲道”。
沈超在2019年初被借调至南京,负责盛李豪在省队的训练。在沈超的悉心教导下,盛李豪成功入选国家队,并开启了为国争光之旅:从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冠军;到东京奥运会亚军、亚运会冠军;再到如今拿下了奥运会金牌……从天赋异禀的“黑马”到国家队主力,盛李豪用越来越稳的表现,兑现着自己的成熟与成长。
枪法准,话不多
话不多,是盛李豪留给不少人的第一印象。从奥运会到全运会,再到亚运会,记者每次在场下采访盛李豪,这个大男孩总是很腼腆,而又淡定从容。
对外沉默,但对待自己,盛李豪却从来没有放低要求。射击是一个对专注力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的项目,举枪、瞄准、射击——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沈超认为,超越年龄的专注正是盛李豪的制胜法宝,“他话很少,但理解能力特别强,每一次训练都是全力以赴,这种努力让盛李豪在射击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训练过程中,盛李豪能够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一丝不苟执行每一次射击的动作要求和规范,基本没有多余的动作。长时间的扎实训练,使得盛李豪的竞技水平一直在线。
盛李豪在比赛中
也正是非凡的专注力和严格的自我要求,让盛李豪即使遇到低谷,也能及时调整心态,曾经比赛成绩时有起伏的盛李豪,近两年状态越来越好,不仅混合团体几乎拿遍大赛冠军,个人项目更是屡创新高。在上个月结束的世界杯德国慕尼黑站比赛中,盛李豪夺得10米气步枪男子个人和混合团体两枚金牌,并刷新了自己在亚运会上创下的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世界纪录。
拿下巴黎奥运会首金的那一刻,盛李豪的母校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内,他曾经的教练、队友、老师,以及师弟师妹们在屏幕前共同庆祝,现场掌声、呐喊声久久回荡。
黄雨婷(右三)/盛李豪(右二)在比赛中
“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几乎每次常规训练结束后,他都会和教练员申请加练。”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队员陈旻玮,第一时间在手机上给盛李豪发了祝福。2020年,陈旻玮前往南京,与盛李豪一同参加了省队集训。那时候,盛李豪已经是这个项目的佼佼者了,依然努力地提高着自己。“看到他都这样刻苦,我们也不敢松懈,自发地跟着他一起加练。”
对于苏州体校射击队的小队员们来说,盛李豪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榜样,“这不仅是他的荣誉,也是我们射击班、苏州体校的骄傲。”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小队员郭益歧说,他将一直把盛李豪作为自己的榜样和目标,鞭策自己追赶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本领。
综合:新华日报·交汇点、新华社
来源: 江苏共青团
2022年度双11机械键盘吐血推荐,键盘侠集合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玩家之道
机械键盘是外设中最值得深玩的品类,不仅可以打游戏,也更多的应用到了办公场景。
买键盘真的是有点上瘾,相比鼠标键盘更值得深玩,有两个原因,您听我分析看对不对:
1、机械键盘价格覆盖范围广,适合各种需求的玩家
机械键盘起步比薄膜键盘还早,像樱桃这种早早依靠专利站稳脚跟了,这几年专利期到期,国内百家齐放,机械键盘真的是卷到不行,每半年都会时髦新设计,比如最近推出的新款客制化的量产键盘、铝制外壳加旋钮,之前时髦gasket结构,配列也从最初87、104到现在98等等。十年前玩选择性特别少,要么樱桃、贼船、filco,要么高端日系静电容,客制化圈子太小,如今客机械键盘从几十到上万都能买到,满足各种预算和配置的玩家。
穷有穷的玩法,富有富的玩法。
2、可玩性强,玩家参与度高
从最近热度相当高的瀚文键盘说,模组设计自己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这已经算是不用动脑子谁都能玩的模式了,没准是明年热门的趋势哦!
再高阶点自己买套件组,加上键帽和轴体,这种键盘的价格就没边了,东西买到还不一定能直接组起来用,轴体如果不是热插拔还得自己焊接,有的轴还得自己拆开用油润……
键盘党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给自己定制个专属键盘。
选购键盘思路
说回我玩键盘的经验,前前后后玩了10年,键盘买了30多把,最贵的Matrix Lab套件,其次日系静电容,目前拥有的键盘主要就是国产品牌,现在国产键盘可太香了,有点安卓手机那味,国外键盘还玩他们的,国产从手感和质感已经全面超越了。从各方面了解下机械键盘的基础原理,有助于您的选择。
轴体
课代表:段落轴按下卡顿,线性轴直上直下。主流的轴体有段落轴和线性轴,这几年比较火的还有提前段落轴。
1、线性轴,敲击直上直下,中间没有卡顿感,敲击声音是键帽触底的声音,一般线性轴更多被当做游戏轴体,所以触发键程都比较短,他应该是最没有机械轴质感的轴,但也是最百搭的万金油轴,我个人推荐线性轴!
2、段落轴,敲击过程中有卡顿的段落感,有声音大的类青,还有声音小的类茶,段落轴机械感很强,新手图新鲜感选择得多,用腻之后就会回归自然,太吵的一般最后都换会特点不明显的轴。
3、提前段落轴,普及度不高,最经典的是老外的圣熊猫轴,价格比较高,他是由两种轴组合而成,目前量产键盘用得不多,不过国产同类轴已经很多了,相信未来也会大放异彩。
关于轴体的一些基本参数:
选购机械轴键盘,会单独介绍轴体,关于轴体的参数,你需要知道的是:
1、操作力,压力克数到操作力的时候,键盘识别这个按键;
2、触发行程,按压键帽到操作力点的距离,就是识别输入的距离;
3、总行程,键轴从开始压到底的距离;
4、压力点,段落轴的概念,当按压到压力点的时候,触发段落,压力点到底的距离越大,段落感越强。
每种轴都有压力行程图,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款轴的指标:
横坐标是下压行程,纵坐标是下压克数;
上面那根线是下压的曲线,下面那根是回弹曲线。
电竞品牌这些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光轴键盘,光轴最大的优势是反应快,其次耐用性也更好,配备给电竞键盘在合适不过了,但光轴相对小众,研发和开模成本比较高,往往在中高端键盘上使用。
不同种类的轴根据每个人主观喜好确定,从我自己的经验给大家点建议:
1、段落轴新鲜但容易腻,段落轴给人带来的感觉非常好,尤其是认真打字时,最初键盘品牌介绍青轴的时候用的是「清新清脆的段落感如春天般舒畅」,刚开始使用确实非常惊艳,办公室或者宿舍避免使用,类茶声音不大,按压同样有段落感。
2、线性轴没特点但不容易腻,线性轴初用和高档薄膜键盘差不多,打字声音不算大,没有段落感,大部分线性轴标榜游戏轴,键程短、反应快,如果你有可能玩游戏,推荐直接线性轴。
结构
课代表:客制化风格键盘首选gasket。
国产客制化风格键盘火了之后,越来越多玩家开始关注机械键盘的结构,用两种结构解释键盘结构的重要性。
下图是量产键盘最多的船壳(Tray Mount),基础壳+PCB+定位板,工艺看图就很简单,由于结构原因键盘PCB和定位版不稳定,船壳有的款式键盘使用起来也相对松垮,但键盘成本低,低价键盘很多都是这个方案,也不是全部都不好用,只是存在影响手感的隐患。
下图是这两年最火的Gasket结构,他用螺丝连接上下盖和定位板,中间定位版用橡胶垫支撑,定位板上连接所有键轴,打字时减少空腔音,增加弹性,每个键轴更稳定,而且具有手感的一致性,敲击起来也更有弹性,去年年底新推出的国产机械键盘,很多都有类似结构,就算没明说gasket,消音棉和橡胶也都会配。
机械键盘的手感是多种因素影响的,键盘的结构很重要,现在选择看到gasket宣传的键盘基本不会太差,仅限中端客制化类型的键盘,而电竞品牌很多高端产品都自己的结构,根据需求和价格选就好。
键帽
当你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你购买键盘的预算应该在200以上,目前这个价位能买到PBT材质键帽的键盘,早几年PBT是键帽中的佼佼者,今日不如往日,现在ABS一样有很贵的键帽。
首先你要知道,不管是PBT还是ABS,他们都是特性不同的塑料,材质本身差价不大。
介绍他们的区别:
1、PBT,是不犯错的选择,手感温润磨砂质感,更耐磨不容易打油,但也只是相比其他材质;
2、ABS,早期键盘基本都是ABS,质感比较软,用久了就光溜了,专业词叫打油,用久对手感变化大,而且显得旧,现在高端ABS也特别多,可以做出很漂亮的质感;
3、PC,和ABS差不多手感,但不太不容易打油,最近时髦PC透亮的键帽,大概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的。
还有类似印刷工艺等就不多说了,价格到位键帽材质是次要的,主要还是配色的搭配和个人喜好。
配列
课代表:没特殊需求一律购买带小键盘的,最推荐98键位,其次104.
配列的意思就是键位分布,最初键位分布主要是区分有没有小键盘,带数字键的是104,不带的是87,一般情况下,选购键盘要先确定自己是否要数字键区,办公键盘建议带数字键,毕竟数字输入会简单,纯游戏玩家可以选购小巧的键盘,数字键用的少直接就不要了,腾出桌面位置鼠标更自由。
104键位键盘太大,太占位置,但使用起来是最方便的,87就是去掉数字键盘的配列。
这几年新推出不少配列,我自己最喜欢的是98键,他是16年由利奥博德首次推出,20年专利期过了后,很多品牌也开始做了,98的优势是:
1、具备数字键、方向键、上下翻页键等,基本包含了所有常用键位;
2、字母区、方向区和数字键区分开,盲打不容易犯错。
需要数字键,首推98键。
96键键位下图所示,和98一样方便,但三个区域位置太近,刚开始用会摸不到位置,盲打容易出错,时间久习惯后就好了。
84配列彻底去掉小键盘,仍然保留编辑区和方向,没数字键的紧凑键盘数他最好用,缺点是方向键和字母键位太接近,不过键位比较少,也不太容易按错,但造型整体会有杂乱感。
下图ROG这款连F区都省略了,但保留了方向键,属于特别的配列,专门为游戏使用设计的,游戏玩家省桌面空间,鼠标也不会容易碰到键盘,对于游戏玩家非常友好。
电竞键盘品牌选择:电竞键盘造型帅,氛围感强,键轴触发键程短,反应速度快,目前的热门品牌ROG、雷蛇和海盗船,其他品牌也推过一些电竞风键盘,热门程度还是比不过这三家。
1ROG 龙骑士2
ROG作为华硕的高端电竞设备品牌,自2006年成立以来没多久就火爆电竞圈,信仰之眼深入玩家骨髓,ROG的忠粉举个手!
这款ROG龙骑士2采用分体模块化设计,数字键可拆下后放在主键盘的左边,减少键盘右侧鼠标活动的影响,这一代龙骑士升级了双模和ROG自研的RX光轴。龙骑士作为ROG的旗舰款键盘,额外还配有四个自定义键和控制滚轮。
ROG自研的两款光轴,手感稳定反应快,线性段落两款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搭配PBT版的键帽,手感细腻耐用不打油。
键盘还配有磁吸手托,人体工学设计同样优秀,ROG龙骑士2在目前电竞旗舰键盘中算得上是最强的存在了!
2美商海盗船 K100 RGB
除了装机配件,美商海盗船的外设同样惊艳,K100是美商海盗船的旗舰键盘,他家外设光效绝对是到顶的存在,搭配自家OPX光轴,轴体寿命和响应速度表现都非常棒,键盘自带六个可编程键、四个多媒体播放键,一个音量滑轮和一个iCUE控制滚轮,搭配自家的iCUE软件配置,可以精细定制自己需要的功能。
3ROG 游侠RX
ROG 游侠RX是目前光轴性价比最高的一个了,光轴一般用在中高端游戏键盘上,游侠RX活动价能做到800元内,是体验光轴非常合适的价格了,此外它还有TKL机械红轴蓝轴、三模和有线的选择,款式丰富。
游侠也有掌托款,磁吸掌托设计合理,避免长时间使用键盘的不适,游侠是ROG键盘中流砥柱的存在,也是目前电竞键盘中销量排前几的款式,是玩家们的选择。
4罗技 G913
罗技作为人体工学外设的大哥,这么多年持续推新品,在RGB刚开始火的时候他们迅速推出新款,可谓是圈内最勤劳的品牌了,罗技产品线丰富,你可以在任何价位选到你需要的产品。
罗技在顶级游戏键盘走的是轻薄路线,G913超薄设计看起来有别样的质感,五个定制键加旋钮多媒体功能全面,简约设计RGB灯效,给游戏提供不错的氛围感。另外这个也是CSGO小森的御用键盘。
罗技矮轴的设计除了轻薄外,触发响应也非常快,包括段落和线性手感,符合各类人群喜好。
客制化风格品牌选择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需要什么类型键盘,我首推买客制化风格的品牌,在键盘内卷的当下,他们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这类键盘不是不能打游戏,只是风格看起来不够电竞,实际上打游戏也非常适合哦!
1)用料、结构好,国产小众键盘配置大胆豪放,去年时髦gasket结构,今年时髦旋钮,下半年又开始时髦透明键帽,玩这些品牌键盘基本就是低配客制化键盘,手感会让你惊喜的;
2)性价比高,国产键盘价格四五百,不算便宜,但自己组一套同配置的客制化也差不多价格;
3)参与度高,大多配备热插拔轴体,并且外壳配色丰富,键帽和键轴都特别好换,键盘、轴体和键帽买几套可以互相换着玩,自己组更多不同的手感。
1Keychron Q1
Keychron在国外火爆出圈,现在又把重心放在国内客制化键盘品牌,他家键盘设计风格统一,最初Keychron给MAC用户配备了额外的替换键帽及适配,很多品牌也争相模仿。实际上Keychron是国内的公司,是一家把国货键盘做到顶尖卖到国外的品牌。
Keychron有走中端机械键盘路线的K系列,也是某东的贴牌原版,销量1W+以上,可想而知质量也是过关的,Q系列是Keychron的高端客制化系列,作为量产的客制化机械成品和套件做工都非常不错。
对于客制化风格键盘,Gasket内部设计就尤为重要,减震舒缓手感搭配佳达隆国产轴体和铝坨坨外壳,Keychron也被称为量产的客制化品牌,如果你是键盘小白又想体验客制化键盘,他一定是你的好选择。
2iQunix ZX75
iQunix 最初是做铝制桌面周边的,之后开始做机械键盘,他家键盘经常使用铝制外壳,五年前铝坨坨还是客制化中的玩具,所以圈内人都叫他铝厂,铝厂在国内定位是中高端品牌,键盘的价格也比较贵,他家很有自己品牌风格,他家热门三款80系列、F97和今年新推出的ZX75,产品线简单各有特点。
今年新款ZX75采用75%配列,少了小键盘但有编辑区,配了今年下半年时髦的旋钮, 外壳塑料搭配半透明装饰条,提升键盘整体设计感。
ZX75搭配热插拔轴体,后期可玩性十足,键盘有好几处小设计,体现iQunix的细节处理,75%布局是无小键盘中最实用的款式。
3贝戋马户 RS2
贱驴的老板一定是个有意思的人,谁家品牌敢用这么霸气的名字。牌子虽然这几年在客制化圈流行开来,实际上贱驴这个品牌在2014年就有了,从鼠标到耳机,再到键盘,在这些行业大哥如此稳固的当下,他们仍然推出了非常有品牌色彩的产品,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这款RS2采用灰白色外壳,非常有复古的质感,双色键帽和谐美观,佳达隆轴体手感稳定舒适,站内有不少小伙伴晒过,大家可以参考,放在桌面上真的巨美!
99键配列办公游戏两相宜,三区分离搭配全实体开关减少误按,三模+3000mAh支撑无线续航一个多月,MAC+WIN双系统支持。
4阿米洛 嫦娥
国内能和大F、大L并驾齐驱的只有阿米洛,阿米洛在国风键盘这条路走的相当成功,他家的键盘加入了大量的国风元素,每一个款式都有自己的故事,细腻的印画和优秀的手感,说他是国内量产键盘大哥也不为过。
这款嫦娥是阿米洛即将上市的新品,国风嫦娥的形象是我国著名潮流艺术插画家李欢先生创作的,PBT+ABS+热升华印刷键帽搭配完美地展现出键盘印花,与其说他是键盘,不如说是一个艺术品。
多达13种轴体的选择,包括他家的静电容轴体,满足你对键盘手感的所有需求,阿米洛在键盘做工上也完全不含糊,双硅胶消音填充避免空腔音,热插拔轴体方便后期更换。
5阿米洛 minilo
minilo是阿米洛最新推出的首款65%紧凑型67键键盘,在小键盘时髦的当下,小尺寸键盘是很多游戏及桌搭爱好者的爱,minilo分双模静电容和有线热插拔两款,静电容款支持蓝牙5.0和有线,搭载阿米洛静电容V2轴体,不支持热插拔,而有线单模款式搭载阿米洛凯华合作推出的臻系列BOX机械轴体,并且支持轴体热插拔。
minilo的颜值在量产小尺寸键盘中排得上前列,整体配色和谐舒适,硬件方面配有消音结构,降低空腔音的同时提升手感。
6御斧 Y98
御斧是老牌代工厂的品牌,2022年御斧从名不见经传到618键盘销量第四,可见大家对品牌的认可程度,他家一共就R/Y/K三个系列,配列也都区分是否配有大小键盘,三个型号造型迥异但都相当于有设计感,色彩搭配也非常大胆。
Y系列是他家才推出的新品,四款颜色各具特色,热插拔+三模+双色注塑PBT键帽+实体开关,热门的元素让他用了个遍。
同样是今年这两年火热的Gasket结构,内部外壳设计都非常不错,很有客制化的感觉,御斧最初只用TTC金粉,现在有快银和金粉两款轴体可选,是目前国产轴中相当不错的轴体了。
7杜伽 K620W
杜伽是一家国内知名的外设品牌,在樱桃轴辉煌的末期,他依靠优秀的设计和质感吸引了很多玩家,杜伽的键盘造型中规中矩,稳定靠谱,符合大多数人审美,是键盘圈的“好学生”。K610W和K620W是杜伽去年年底推出的新款,两款清新配色搭配经过杜伽深度调校佳达隆轴体,四款晶轴延续樱桃版本,手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搭配硅胶垫和吸音棉,大大减少键盘的空腔音,手感更加软弹、顺滑,杜伽的款式不多,但每款的配色都很有辨识度,键圈的认可度非常高。
8黑爵 AC067
黑爵是个电脑外设老品牌了,09年创立,研发和设计能力相当不错,从去年开始在客制化键盘领域不断突破。AC067是一款三模铝制外壳键盘,紧凑65%设计没有F区和小键盘区,远峰蓝配色,整体键盘看起来非常精致高档。
除了Gasket结构设计,这款键盘采用黑爵自家蓝莓轴,线性35g手感轻盈弹性大,办公游戏都可以适用。全键支持热插拔,DIY换轴可玩性强。
9米物 Z830
米物是小米生态链的公司,他家设计、生产办公配件和键鼠,米物设计师的审美很在线,他家产品基本都保持同类型设计,不管是从颜色还是外壳设计,既有设计感同时还非常好用,米物这一年在键盘上发力,相继推出POP和ART两个大系列,这款Z830属于ART系列,设计灵感来源于90年代的FC和NES主机,配色和谐美观,设计感十足。
米物在细节和质感把握非常到位,这款那键盘采用现在热门的Gasket结构,手感一致性和空腔音控制的都非常好,轴体统一佳达隆G黄Pro,办公游戏都能搞定,PBT+热升华键帽也没喷点,整体性价比非常不错。
另外年底米物的王炸即将上市,水母轴+透光外壳键帽,绝对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键盘之一。
10达尔优A98
达尔优是国内老牌电脑外设品牌,曾经WCG红火的时候,他甚至成为中国赛区唯一制定键鼠,在电竞圈也是老熟人了,达尔优前些年一直以性价比,量大价优铺路,这两年随着客制化的兴起,他也走上了客制化键盘的道路。
A98是达尔优销量最高的款式之一,98的配列办公游戏都不错,用过达尔优的小伙伴应该有感触,达尔优的调校非常优秀,敲击感和客制化非常接近,手感很优秀,想体验客制化的键盘,可以从这里开始。
A98拆解图进一步证明达尔优用料扎实,无愧于20多年的老品牌。A98双十一可以价格更优,我个人倾向天空轴。不清楚哪个系列轴体适合自己,可以去视频网站搜索品牌+型号来判断。
小结:其实现在国产键盘500元左右可以买到很不错的三模键盘了,如果没有品牌信仰的话,这个价位基本上足以满足你的所有需求了,emmm不够,那就再加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手机长焦演变史:是时候换个新战场了
2019年,随着华为P30 Pro和OPPO Reno 10倍变焦版的先后面世,其搭载的潜望式长焦镜头所带来的全新拍摄视角彻底改变了消费者对于手机摄影的印象。也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越来越多的手机都开始舍弃轻薄纷纷用上潜望长焦镜头,为的就是满足当时消费者的需求。
图源华为官网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搭载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约1500万部,2020年约为8300万部,迎来增长高峰,增长率达到了400%。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潜望式长焦镜头都会是未来手机的主流配置之一。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潜望式长焦镜头在近两年的热度明显大不如前,尤其是2022年大部分旗舰手机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曾经作为重要卖点之一的长焦镜头,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以实用为主的镜头。
图源一加官网
难道说还没火到两年,潜望式长焦镜头就已经要成为市场的弃子了?还是说如今的手机厂商拿出了兼顾了实用性更好的方案呢?
怎么大家都不“爱”高倍率长焦了?
潜望式长焦镜头固然能够带来更长的焦距,好让用户能够拍到更远的景物,如果说画质决定了图片质量的上限,那么焦段则是决定了下限。但潜望式长焦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是体积和重量问题,它会进一步挤压原本就十分金贵的手机空间,导致手机厂商为了在手机重量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就不得不为此阉割掉其他配置,最常见的是缩小电池容量。
其次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模组成本也非常高,光路结构相当复杂,想让它发挥出全部实力还得依靠专业算法配合,所以它的调校难度也比普通传感器更高不少,之前也有手机厂商公开表示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成本很高,再加上光学防抖,价格甚至要比不少大底主摄还要贵上一些。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这也是一个难题,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要保证手机的价格处于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区间,难以从中取得一个平衡点。
图源小米官网
最后是如今潜望式长焦镜头虽然才经过两三年的发展,但在体积、画质上几乎已经到顶了,很难再取得大的突破。由于如今手机的主摄尺寸越来越大,进一步挤压了潜望式长焦的空间,所以导致如今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像素可能一直在提升,从最初的800万到1300万,再到后来的5000万甚至6400万,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传感器尺寸却一直没什么变化,这对于长焦镜头的画质提升限制非常大,尤其是在光线条件较差的晚上,长焦镜头的表现跟主摄的差距会被进一步拉大。
毕竟手机的成像原理和相机相同,但是手机受限于机身大小,摄像头不能做得太厚,所以相对于相机来说,手机要发展长焦除非不考虑厚度,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消费者再喜欢拍照、再喜欢长焦镜头也不可能接受一台又厚又重的板砖机。
种种原因导致越来越少手机搭载潜望式长焦镜头,这么一颗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实用性并不算太强的镜头。但直接舍弃长焦镜头是不现实的,随着消费者对于手机影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长焦镜头需要另寻一条出路,好在已经有手机厂商找到了解决方案。
融合算法才是未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除开小米和三星外,几乎所有的影像旗舰都走上了另一个方向:用高素质硬件搭配融合算法让纸面上的参数变得不那么具有参考性。最典型的莫过于华为P50 Pro/Mate 50 Pro、vivo X90 Pro+和小米13的新方案,虽然三者都搭载了素质较高的长焦传感器,但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变焦建议倍数定在3.5倍而并非常见的5倍。
雷科技制图
也就是说不少厂商已经开始对手机长焦做减法,通过更强的AI算法、更先进的ISP处理器、高素质传感器和算法实现无损变焦效果,简单来说,由于内部结构空间的局限,注定智能手机在硬件上不可能如专业相机那样自由发挥,因此计算融合摄影成为了最可能有作为的方向。
有意思的是,这几款手机的3.5倍焦段并非我们传统印象中那样超过这个倍数就变成画质下降严重的数码变焦,毕竟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5倍IMX586 或者是三星的10倍小底这样的更远焦段会带来更好的表现。不过根据实测vivo X90 Pro+上的长焦镜头可以做到在3.5倍到10倍之间无损变焦,这个表现甚至比小米12S Ultra的表现还要恐怖,完全可以当做是一颗主摄级别的传感器。
雷科技摄制(更高的倍率,画质却更清晰)
雷科技摄制
针对大家好奇的为什么要把焦段限制在90mm(即3.5倍变焦)的问题简单做个解答。举个例子之前不少旗舰影像手机由于镜头的限制,最优画质基本只有0.6X、1X和5X三个焦段,而其余时候,无论是1.2X还是说4.9X都是依靠镜头数码变焦和裁切而来,应证了手机摄影上“焦段越长,画质越差”的结论。
雷科技制图
而vivo华为等厂商的操作是为了解决从1X到5X之间的画质差距,让手机进行3.5倍变焦时就能直接调用长焦镜头,毕竟大多数消费者在变焦时都是使用双指放大的方式或直接拖拉变焦条,只有小部分消费者才懂得点击三颗镜头相对应的焦段选项才能获得最好的画质。
当然肯定也有读者会质疑,哪怕你算法优化得再好,成像素质肯定也比不上光学定焦的成像(手机上的光学变焦实际上应该叫光学定焦,毕竟大部分情况都是根据镜头进行裁切)。这话确实没错,但高倍率长焦意味着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模组长度会变得更长更大,进一步占用手机内部空间,如果有读者看过近几年影像旗舰的拆解视频/图,应该会发现潜望式长焦镜头所占用的空间已经快追上/超越主摄所占用的空间,这其实与潜望式镜头的开发初衷是相违背的,毕竟潜望式长焦镜头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降低将高素质长焦镜头在手机内部的占用空间。
图源B站Up主@微机分
当然也不是说手机的长焦镜头已经发展到顶了,除开潜望式长焦设计,其实也有不少手机厂商做出了其他尝试:伸缩性镜头、直立式镜头等等,小米OPPO等厂商也已经推出了相关概念机。不过受限于目前的技术和成本原因,在短时间内我们还是难以见到搭载这类技术的产品。
总得来看,手机厂商给潜望式长焦做减法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与其让长焦镜头的占用空间变得越来越大,不如通过全像素融合算法的方式为手机的长焦发展带来新的解决方向。不过如何让消费者去接受手机长焦倍数“倒退”的事实,就得看各家厂商如何宣传,如何让消费者切身体验到其优势了。
手机的影像发展还得靠“计算”
从前文中曾多次提到,由于手机的空间问题,传感器尺寸不可能越做越大,如今基本都已经触碰到天花板,但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拍照需求成了一对矛盾,手机上的空间有限,但是手机拥有比较强大的算力,所以在更先进的传感器出现之前,“算出来”的照片反而更容易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际上,随着手机芯片ISP算力以及算法的提升,计算影像已然成为近几年手机影像的新发展方向之一,例如手机上常见的夜景拍摄、延时曝光、星空模式等都是依靠算法来实现的。自手机迈入计算摄影的那一步起,手机影像的发展早已不再是纯粹的硬件加持,更重要地是来源于算法强大且精准的计算能力。硬件决定影像的上限,软件却决定着成像的下限,只有两者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更好的影像效果。
雷科技摄制
或许在部分读者眼中,计算摄影代表着不真实,认为这样发展下去手机永远都无法超越相机,实际上智能手机的影像定位和相机是完全不同的,计算摄影能让普通人无需掌握专业摄影知识也能拍出一张及格线以上的照片,后者则给了专业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足够自由的发挥空间。而未来的手机影像,肯定是为了贴近用户的日常而发展,让普通大众也能迈入摄影的门槛,我想这才是手机影像的初衷,真正地大众化。
当计算摄影成为智能手机内卷的“新赛道”,预示着不同厂商间的贴身缠斗尚未结束,争夺战仍然是一种常态。而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836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