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接头密码”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
也就往往有不同的“精神寄托”
50后的邮票和火柴盒贴
60后的小人书
70后的铁皮玩具
......
然而,真的存在一个地方
堪称所有人的共同语言
它能弥平所有年龄段之间的“代沟”
提到它的大名
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
下至十几二十岁的小年轻
都会会心一笑、产生共鸣
......
这个承载无数人青春的地方叫
“新华书店”
/ 新华文轩射洪书店
前世今生 /
上世纪50年代叫“新华书店射洪分店”
1952年成立,早期营业部在解放下街
后迁至解放街中段,即“银行口”到现在
1958年6月“新华书店射洪支店”
更名“射洪县新华书店”
2003年,四川省新华书店系统进行改制
更名为现在的“新华文轩”
”
在每个城市的黄金口岸,都会有家新华书店,在那个互联网还未诞生的年代,新华书店往往是通往“世界”的入口,里面藏着无数射洪人的青春与回忆。第一本书、第一本词典、第一份黄冈密卷、第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新华书店永远都是我们旧时光里汲取精神养分的一个存在。
/ 新华文轩射洪书店
焕新归来 /
“
”
“此次的升级改造历时一个月,分为图书、文创、水吧三个功能区,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图书品种1.3万种。不仅是对新华书店自身文化产品、服务业态、运营模式等的全面升级,更是由传统单一的图书销售卖场升级为图书主业与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型书店。”
/ 新华文轩射洪书店
未来发展/
“
互联网对新华书店是挑战
更是实现产业转型的机遇
“内涵”是把客留住的关键
“打卡”一次就够
常来还需要更多理由
”
新华书店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从建立之初,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学生,各行各业的读者都能在书店里找到所需。然而,随着网络销售、数字阅读的兴起,越来越多追求个性化阅读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愿意去面目陈旧而模糊的新华书店买书。当古老的纸质图书遇上信息化、碎片化阅读,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纷纷尝试产业转型。
新空间、新业态、新体验。新华书店的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了书店的文化品位,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集图书、文创、休闲、体验、生活美学于一体,也成为了射洪城市文化的符号。这里融合了人、书、空间、创意等元素,从读者的体验出发,打造开放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 文化之城一路走来
书香射洪 /
“
观察一座城市的文明品性
“书香浓度”无疑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今年4月,射洪市举办“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今年4月“云启书香节”在登云楼正式启动。
近年来,射洪持续擦亮“书香射洪”名片,全民阅读基础设施持续增加。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城市书屋、农家书屋以及职工书屋、特色书咖等众多阅读新空间,让每天读会书、每月读本好书成了好多市民群众的一种乐趣和追求。
▲射洪记忆的历史地标,一个焕发新辉的文化阵地——登云楼。
“
”
<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830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