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老行当一棕绷匠

棕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宋代,据考证它的发源地是临安(今杭州)。棕绷的制作工艺独特,用木头做成框架,然后用棕丝加工成的棕线密密地串编成床面。棕绷床有很好的韧性,受力均匀,软硬适度,又防潮通气。修理方便,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卧具。

因为有棕绷,所以便有了棕绷匠这个行当。穿棕绷是一门很古老的手艺。

严格地讲棕绷匠并不准确,正确的叫法应该是“棕榈匠”。

因为棕绷匠只会串棕绷俢棕绷,而而棕榈匠不但会串棕绷俢棕绷还要会做很多棕榈制品,如串蓑衣、扎磨石刷帚、薄刀刷帚等;以前阴雨雪天人们用的都是蓑衣,而且用途不单单是遮雨挡雪,如软肚蓑衣,就是早年渔民下水捕鱼时作为免遭凶猛鱼类攻击的防护用具,还有荷叶蓑衣、竹叶蓑衣等等。

除了五花八门的棕榈制品,就连棕绷也有不少种类,其中最常见、最普通的就是经纬棕绷,只有纵横交错的棕绳。有时候,师傅还会按照客户的要求在上面编织出菱形等简单图案,如果要做较为复杂的图案,如“囍”字,就需要做斜角棕绷,这种棕绷更为耗时耗线。

常见的棕绷匠有两类,一是走街串巷的流动工匠;二是开着固定的店面的。

开店的棕绷匠有不少人和弹棉花连手在一起开店,所以,棕棚店的门口大多挂着“穿棕绷、弹棉花”的招牌。大凡开店,都是技术过硬的,他们不愁没有上门的生意,加工的棕绷往往能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相比之下,那些走村串户的棕绷匠,水准就良莠不齐了,其加工的棕绷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棕绷,是由棕绷梃与棕绳组成的。“千年燥搁枫,万年水底松”,枫树是做棕绷梃的最佳选择。两根直梃加两根横梃,做成一副棕绷的框架,然后在梃的边沿打孔,横的根据宽度打,双人床一般要打32个,竖打44个,一共要打152个孔。做棕绷框是有技巧的,看起来是很简单的木匠活,其实木匠还真的做不了,木匠做的棕绷框即使穿绳过程中不变形,使用中也会很快断裂的。

穿棕绷的棕绳来自棕榈树上的棕片。15年树龄以上的棕片韧性最好,丝长且不刺人。每株树每个月只能剥一张,漏剥或者多剥,棕片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棕绳的制作过程,师傅要么坐在门口抽棕丝,棕片中抽出的棕丝整齐地堆放在一边,像是女孩子的长头发;要么两只手灵活地晃动着纺具,棕绳随着他的缓缓后退而慢慢延伸着。

做一个新的棕绷,在穿棕线之前,先要把它们在水里浸一浸,增加棕线的韧劲,这样穿起来更牢,弹性也更好。从一个空的木架子到一个弹性非常好的棕绷床,要穿三层线。第一层先用尼龙绳打底,然后再穿棕线,最上面铺一层藤绷。棕绷最考究的就是棕线,一个棕绷床要用掉十七八斤棕绳,穿起来要花三五天时间。用现在的话讲,这种纯手工打造的床,才是最值钱的。

穿棕绷的环节技术含量最高,不光是费力气,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好几根绳拧成一股,穿过孔后再散开,然后经纬交叉,按对角线穿入另一个孔,再用力拉紧,用杉木钉打入孔中固定。已经摩擦得发亮、发红的铁钩、竹勾,在棕绳间来回穿梭,像梭子织布一样。有的棕棚师傅在“织布”过程中,还会神奇地织出花样来,有大大的一个“囍”字,也有“福禄寿喜”、“龙凤呈祥”之类的吉祥用语。

棕绷防潮,它的透气性极好,既坚硬又有弹性,且受力均匀、软硬适度,人躺上去感觉特别舒适,甚至不怕小孩子尿床。上世纪的80年代之前,棕绷还是新人结婚时必备的家具之一。棕绷这种透气舒适的床垫,条件好的人家都会做上一张棕绷床,家里的姑娘嫁人,嫁妆单子上必不可少的也是棕绷床。

对于睡棕绷床长大的这代人来说,棕绷采用天然木材·棕丝做原料,经棕编艺人纯手工制作,制作过程延续传统技艺手法,绿色·环保·透气·健康,冬暖夏凉,无论发育中的小孩、孕妇、中老年,还是颈椎·腰椎不好人士,都适合睡棕绷。

“一张棕绷睡三代。”的确,一张做工讲究、质量过硬的棕绷床保养得当,睡上五六十年完全没问题。做一张好的棕绷,选材很关键,尤其是棕绷梃(框)的木材和棕线的粗细松紧度。早些年的棕线都是自家人做的,从采摘棕榈皮,到打棕绳,再到双股棕绳并一股,要花上不少时间。

年复一年,谁家都会遇上棕绷木框变形、棕丝破裂,于是,就有了“坏棕绷修啊,修棕绷”的吆喝;于是,就有了把棕绷搬到弄堂里,搁在两根长凳上,围着看修棕绷的日子。

修棕绷的很少言语,慢慢地穿棕引线,除旧换新,加密了旧的棕绳。棕绷一定是旧棕绷,经过半天的修理,就是一张新棕绷了,手用力地按下去,就象板床一样的坚挺。

围在周围的邻居们,也是想看看修棕绷的手艺,如果满意,那么修棕绷的人又多了一个活儿,来得及就当天继续做,来不及就约好明天。大家只是略知他大概是哪里人,至于具体住在哪里,谁都不知道,只知道今年的活干过了,到了明年夏天,他还会来。

走村串户的棕绷匠基本上都是个体户,一般装束都是这样:背个工具包,包里有木枕头、小榔头、一根铁钳子、一个凿子,还有一个用来穿线的当中留孔的尖尖的东西。因为棕绷比较大,需要两个人担当上手跟下手,师傅在这面,徒弟在对面,把这边的线挑到对面去,对面徒弟一根线拿着,马上这边钩一钩,这根线再拉回来,一二三四,这个线就来回可以绷了。

修棕绷对场地要求,它不能靠在边上,四边要空开一点,不能靠壁,要方便走人操作修绷,一根线传过去,对面要有人进行拉紧作业四面要走人,所以一定要离开墙壁一点。

如今,弄堂里偶尔也还会看到修棕绷的人,但是,那一声亲切的吆喝,是再也听不到了。人们也开始钟情于席梦思,而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棕绷床的好。

现在已没有人家串棕绷了,实在想睡棕绷的老年人会去商店直接购买。穿棕绷这门手艺也终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随着席梦思床垫的普及,大街小巷那熟悉的吆喝声早已远去了,棕绷师傅大多年事已高,而这一传统的手艺又后继无人,棕绷这个流传了1000多年、曾经给人们带来过无限福祉的物件,连同棕绷匠这个行当几乎要消失了。

泰州小叟申明:部分文字和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即删。

隔热门窗品牌

隔热隔音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高档断桥铝门窗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830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记住这些电话,在邯郸过春节或许能帮得到你
下一篇: 记忆回来了射洪这家72年的老店大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