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三次参加《非暴力沟通》共读,去得比较早,又把当天讨论的章节浏览了一遍。然后看到了一句话“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
这句话我在第一遍看的时候没有划出来,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我提笔在这句话下面划上了一条线。
(1)
以前当老师的时候,我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批评”多过于“表扬”。
虽然总说着孩子是要表扬的,但是我始终说不出真心的表扬话,即使说了也感到非常别扭,又或者在“表扬话”后面添上个“但是”。
现在想想,之所以说不出表扬的话,其实源自于我自身的经历,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批评的话就多过于表扬的话(当然也有可能是对批评的话印象更深刻的缘故),所以我的“语言系统”中,批评的话使用频率自然要比表扬的话高出很多。
但是要说批评话中隐含期待,其实并不比表扬话中隐含的期待少,并且我们下意识地会认为批评对人造成的冲击会更大一些,更有利于让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实际上,被批评的人听批评的话听多了,为了保护自己会关闭自己的“外部信息接收器”,切断与人的连接。
想一想,当一个孩子关闭了自己的“外部信息接收器”,会发生什么?
关闭自我
(2)
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我在小学初中的时候,都是老师眼里的优等生。后来从区里考进市里的重点高中,面对周围陌生的同学,我莫名产生了一种“他们看上去都好厉害,我肯定比不过他们”的自卑感,于是进了高中以后,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成为了老师眼里“学习很认真,但是成绩很差”的学生。
因为爸妈平时工作比较忙,我从小是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
我的外公是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不仅语文厉害,历史政治也很厉害。看到我成绩始终上不去,他也是着急,每次都是带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给我引经据典地讲道理,一讲两三个小时,还不允许我顶嘴,一旦顶嘴又要讲上好久。
其实这些道理我又怎么会不懂呢?但是听得多了,一旦他开口我就烦躁了,逆反心理也起来了,但是因为顶嘴又要听上很久的教训,所以我也就开启了“自动屏蔽信号”,一旦外公开始讲道理,我就带上耳机听音乐,或者就做自己的事情不做任何回应。
结果可想而知,外公的苦口婆心对我的学习非但没有帮助,反倒是让学习成为了我最厌恶至极的一件事情。那段时间里,我和外公的关系也一度闹得很僵。
像我这样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回想起来就能对于那些接受批评的孩子有深深的同情,但是自己又忍不住把批评的话说出口,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我成长过程中所接收的语言里,没有能让我体会到“爱”的表达。
所以当我成为一名老师要去管教学生的时候,我所能用的语言,就是我成长道路上学来的这种“暴力沟通语言”。
抵触
(3)
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暴力沟通”的语言,因为这是我们多年来日积月累的语言,就像是母语一样,使用的多了,就被牢牢地刻在了心上,然后到要用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把暴力语言脱口而出。
所以在我第一次听到“非暴力沟通”的时候我就对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非暴力沟通”是爱的语言,就像学习一门外语一样,这门爱的语言也需要学习。“非暴力沟通”包含了“观察”“感受”“表述原因”和“表达需求”四个步骤,看着简单,说起来却不简单,因为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语言习惯,需要练习。
当我昨天翻书时,看到书本上“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过去对学生的那些批评的话语。
虽说是批评,但是其中包含的是对一个孩子的期待,但是批评的方式太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想象一下,自己周围的人全都在批评你,你会如何反应?即便其中包含太多的期待,又能听进去多少呢?
既然批评中隐含着期待,那么为什么不尝试直接把期待说出口呢?
假设一个场景:孩子打碎了花瓶,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跟你说了那么多遍不要当心要当心,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
第二种:“看到你打碎了花瓶我感到很担心,因为我更看重你的安全,下次找一个更安全的方式进行游戏,好吗?”
哪一种说法更不容易引起对方的抵触?
当一个人对于别人的话没有产生抵触的情绪,接受建议的程度会更高一些。
《非暴力沟通》
(4)
昨天的非暴力沟通共读活动里,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些用非暴力沟通进行表述的练习。
给出的句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暴力语言”,在把这些“暴力语言”转换为“非暴力语言”的过程中,我们的普遍感受是——太难了。
举个例子:
原句:她不负责任。我们之前已经说好了,如果来不了,就要先说一声。(这里的“不负责任”是一种个人评判,给人一种指责的感觉。)
如果用非暴力沟通可以这么说:当我听到大家都没有得到她的通知,我感到很失望,因为我看重言行一致。
在我们的生活中,第一种说法是最常用的,是我们容易下意识就说出口的话,但是当我们想要用另一种语言去代替这种说法的时候,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去说。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如果在我们的话说出口之前,都能给自己留出一段“空白期”用于思考和转换语言,那么就有可能避免一场无意义的争论。
(5)
不管是什么样的语言,都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语言是窗户,是帮助我们沟通的,但如果语言用的不当,反倒会成为阻隔人与人沟通的墙。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756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