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学者热点解读
聚焦两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学者热点解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因为疫情推迟两个多月的2020年“两会”于5月21日正式开启,全国进入两会时间。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的两会因疫情原因,受到各方密切关注。工商管理学院紧跟步伐,捕捉两会声音,将邀请师生和我们一起关注民生,关注两会。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继续拥抱历史潮流
钱学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这个世界改变很大。它不仅史无前例地使全国两会推迟召开,而且也很可能进一步延缓人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正如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罗宾?尼布莱特评论的那样: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是压垮经济全球化“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在李克强总理近日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却仍然旗帜鲜明的指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在我看来,这凸显出中国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自信。自1543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启人类历史全球化进程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三波全球化,其间也偶有反复和挫折,但历史总是在矛盾运动中继续向前演进,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转。既便当下的新冠疫情再次使人类站在可能的历史转折点上,中国自1978年以来坚定的对外开放决心没有丝毫动摇。
当前,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充分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内容上。
特别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众所周知,近年来美国在国际经济中日益表现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倾向,在中美经贸谈判中,更是变化无常,出尔反尔,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达成殊为艰难。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动作频频,近期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继续打压华为,将33家中国企业、机构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在此背景下,中国却仍旧期盼美国能够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以合作化解分歧,以开放反对保护,这一举措无疑更加显现了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诚意。
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题
郑家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业”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29次。就业事关基本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都被放在首位。
目前,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已逐步传导到就业领域,对农民工务工就业和收入影响还有进一步加深趋势,后遗症可能会持续到下半年。因此,必须高度关注疫情对农民工群体的影响,把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当前扶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多管齐下,确保农民工就业有岗位、创业有项目、增收有门路。
一是通过开发岗位促就业。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较弱,职业转换难度较大。各地要紧紧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充分调动和配置各种资源,推进产业分工协作,拉伸产业链,给农民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注重解决对吸纳农民工就业贡献较大的建筑业、餐饮业、传统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的困难。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切实用好对农民工就业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的直接用工奖补政策,调动企业雇用农民工的积极性。
二是大力设立公益性岗位。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把设立农村公益性岗位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结合起来,通过设立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以及村级光伏扶贫等产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帮助特殊困难农民工群体就业。
三是进一步发挥好以工代赈的作用。加大以工代赈工作力度,以建设带就业,让更多农民工,特别是贫困群众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通过劳动获取报酬。
四是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要加大财税、融资、用地、项目等支持力度,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依托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区和特色小镇,发展农民工创业园和孵化器,并以创业创造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两会解读
费显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个新词是“两新一重”,其中一个“新”是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对于这种“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产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方向。
这是继去年两会强调“互联网+”之后,今年再次把重点放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远见和雄心,并对这项基础设施在供给侧(助力产业升级)和需求侧(激发新消费需求)所能发挥的作用寄予厚望。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新升级既代表着时代发展的技术高地,也是提升人们美好生活的关键领域,必将给不同行业、不同主体都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每一位创业者都可以思考这一问题:如何抓住时代的新机遇,借助这一轮新基础设施建设的东风,实现自身的技术升级和产业提升。每一位民众也值得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见证和拥抱怎样日新月异的生活变迁。作为一名工商管理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则需要关注以下的选题:在新的时代里,商业模式和商业竞争会呈现出什么新的规律,企业应如何迎接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把握数字经济新趋势,应对数字经济新挑战
文豪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此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推进“互联网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数字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既带来新的机会,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需要深刻理解人类社会经济演进规律,把握数字经济时代趋势,实现技术、商业和政策的良性互动。
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扩张的驱动因素就是数字数据。近年来,数据资源以每年40%的指数速度增长,成为继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之外的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展现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巨大潜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抓住了数字经济的核心。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支持构建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提供了方向具体路径。
计算技术和计算能力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和根本驱动力。当前,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已进入“加速带”,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层出不穷,其最根本的驱动力来自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麻省理工学院弗朗克・韦尔切克提出,计算能力能够让人类更好的模拟现实世界,提升创造性探索的效率。当前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新技术的应用,均有依赖计算技术和计算能力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供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要在计算能力方面突破瓶颈,强化数字经济的根本驱动力。
数据创造价值关键是促进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政府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推进“互联网+”,其核心是要推动各个部门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也解决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基础设施瓶颈。只有通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才能实现更丰富的数据采集和共享,促进“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发展,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更高质量的商品和过服务,进而释放数据生产要素价值。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需要法律和政策协同。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例如,数据产权与数据安全、网络效应与市场垄断,数据价值计量、税收分配等。政府在继续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时,还需要加快完善和调整现有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发挥政策协同作用。一是加快数据产权和数据公开的相关法律制定和完善;二是关于竞争政策和监管政策,加入消费者隐私、个人数据保护、消费者选择、市场结构、转换成本和锁定效应等(联合国《2019数字经济报告》);三是改革统计和计量规则,创新数据资产价值衡量和评估方法,把数字经济及相关价值创造纳入GDP统计,准确反映数据要素价值;四是完善税收政策,适应数字经济平台价值创造新模式,保障税收公平
聚焦两会新契机,推动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胡川
在5月22日上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2019年和今年以来,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在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的推动下受益最多,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先进制造业取得了较快增长。两会对制造业的高度关注,坚定了湖北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湖北省委省政府已经勾画出了“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在总体产业格局图中,“一芯”依托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十大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加速形成为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推动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坚持自主创新,依托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持续改革完善科技研发和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体制机制,充分挖掘湖北省充沛的高级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湖北省“低成本研发”核心优势,为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注入活力;二、坚持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让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保障各所有制企业在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加快要素资源流向制造业创新领域,聚集壮大高等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四、通过制度创新持续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在“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中,以产业战略联盟串联产业组织各成员,协调责任的承担与收益的分配,加快要素资源流动,重塑产业生态和产业链新格局。
加试疫情考验下的脱贫攻坚
吴海涛
2020年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收官之年。当前,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551万贫困人口未脱贫;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加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脱贫攻坚战出了一道难度极大的“加试题”,进一步加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度和难度。然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定为我国今年社会经济发展底线目标,也成为了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
打赢加试疫情考验下的攻坚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狠抓落实不懈怠。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加强对因疫情致贫返贫群体的摸底排查工作,有序推动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复工复产,千方百计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就业问题。在战“疫”中补齐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短板,锤炼打造一批作风过硬、能力够强的扶贫队伍,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在疫情防控宣传中提升贫困人口思想道德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弘扬疫情防控中守望相护、同舟共济的精神,全面掀起全社会关注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热潮,确保今年年底前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尽管脱贫攻坚加试了疫情题,我们一定能够克服疫情挑战,迎难而上,逆势而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客观认识复杂严峻世界形势,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合作开放
――学习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
张华容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我国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特殊时期,2020年全国两会比往年延迟两个多月于5月下旬在北京召开。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了一个自改革开放以来非常特别的政府工作报告,社会各界均有积极解读。出于专业的缘由以及参政议政工作的需要,这些年我一直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我国开展国际合作与对外开放新的政策取向与措施的阐释。新冠肺炎疫情必然会对未来较长时期全球格局与国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中国政府会如何估量形势?会做出什么反应?《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525个字的篇幅作了表述。通过研读我的体会是:中国一定将把握好长远发展趋势,推进高水平合作开放。
自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西方一些国家鼓捣“中国威胁论”,试图抑制中国发展。2018年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并不断升级,阻碍两国之间贸易、投资、科技合作、人员往来以至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的活动,硝烟未熄。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与蔓延,美国逆全球化潮流,“甩锅”污蔑中国,指责甚至退出有关国际合作组织。《政府工作报告》中仅使用46个字“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对复杂严峻世界形势作了客观清醒的认识或估量。面对这样的形势,国内出现一些情绪化的意见,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些短期的杂音和噪音。世界人民追求富裕与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不会改变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必将推动全球经济回到新的发展轨道上来。全球化依然是历史的主潮流、是大趋势。
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不会改变。《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工作部署中用一整个部分即第七个部分供479个字的篇幅安排推进高水平开放工作,包括: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致力于加强与各国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推动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中国自己的选择、主动的选择,解决当前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管控好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并乐意解决和积极应对这些问题。这既符合中国人民利益,也将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
从旅游解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邓爱民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仅有10500多字,较往年压缩了一半,但《报告》内涵丰富,精炼务实。《报告》对2019年和今年以来政府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肯定了以往的成绩,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在此背景下,作为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旅游业如何破解发展困境,我们可以从《报告》中获得发展信心。
一、实现旅游业恢复和振兴,契合国家重点工作目标
当前世界经济还处于全球经济危机的调整期,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再叠加上全球疫情影响,给世界经济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同时,这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经济带动性强,实现旅游业的恢复和振兴是“六稳”、“六保”工作的有效抓手。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稳就业、保民生,助力脱贫攻坚,契合国家重点工作目标。
二、支持政策强劲,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受疫情影响,我国旅游企业损失惨重,陷入经营困境。《报告》中提出,实施放水养鱼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这些强有力的帮扶措施,将极大地纾解旅游企业的困境,有利于旅游业迅速恢复。
三、扩大内需,增强旅游发展动力
受疫情影响,旅游消费动力明显不足。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要想早日实现旅游业恢复和振兴,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提振消费信心,扩大内需消费。《报告》中提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推动消费回升,支持旅游业恢复发展。
四、强化科技赋能,驱动旅游业创新变革
《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等七大领域。“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中,多个领域都与旅游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可以助力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旅游的便捷程度,提高旅游管理的精准程度,改善旅游虚拟现实增强体验,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可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提高旅游交通的便利性,为外出旅游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新基建”能促进旅游产业升级,促进旅游业创新变革,为旅游业高质量的发展赋能。
我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定会守住“六保”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顺利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基建的逻辑
杜鹏
新基建是什么?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一、新基建时代的抓手
过去30年,中国最大的红利有两个产业,一是互联网,二是房地产。每一次产业跃迁,都有一个抓手,就是那个时代的核心产品。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除了手机还牵起了什么?
变现体系:应用商店、支付系统、广告系统
交互入口:短信/电话/问答/浏览器/输入法
应用开发:开发语言/编译器检查/UI标准规范/UI组件技术
操作系统:IOS/安卓
硬件:芯片/传感器
所以,不管你是做输入法的、干传感器的、干游戏的、甚至做操作系统的、都可以围绕这个生态活着,但也都是交税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是一个什么时代呢?之前有过各种预测,比如物联网时代,AI时代,大数据时代,ARVR等等,现在看来,这些都融合在一起,差不多组合成一个新时代,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语言描述就是:新基建时代。新基建时代,什么是抓手呢?答案很可能是:智能汽车。
二、新基建的逻辑
之所以它是抓手,就在于它自己智能是不够的,它可以带动一系列周边的产业,形成一个时代。如果只有车智能了,但是人没有智能,或者路不智能,城市不智能,单独的车智能了是没有用的。
如果人的身上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都有智能装置,那么,就不是汽车这个机器和行人这个肉身的互动了,而是汽车这个机器和人身上的设备机器的互动。机器之间互动,是光速,是标准接口,是稳定的。这样才精确判别。现在靠激光雷达、靠摄像头视觉识别,还是初级。
如果路面都铺了感应线圈、路灯也是智能的、交通灯也是智能的、就连井盖也是带智能的,甚至建筑物也是有各种传感器的话,智能汽车会更安全。它会和这些东西进行机器间交互。这才是智能汽车的全貌,这就是以智能汽车为抓手,带动起整个社会的万物智联。所以,国务院发布的新基建,其实都是为了这个大盘体系而设计的。
如果智能汽车爆发,那用电消耗量比现在就大多了。特高压必须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必须上。
工业互联网其实主要就两个行业:能源电力行业、智能汽车制造行业。
物联网,其实核心也就两个行业:智能可穿戴消费设备物联网、智能城市物联网(尤其是路面/井盖/路灯/交通灯/摄像头)。
不管是智能汽车,还是智能电网,还是可穿戴设备消费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物联网,都需要大量传感器做感知,需要人工智能视觉语音感知处理。这几张大网,这么海量接入网内的设备,都要求根据智能汽车的实时行驶来连接、交换数据、应答、调整适应,所以必须依靠人工智能算法去智能调度,而不是靠人的决策去调度,那既管理海量,又要求纳秒级反应。
三、新基建的机会
第一波:电网产业链、5G产业链。需要为接下来要到来的万物智联时代,准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特高压、5G与数据机房。
第二波基础配套:智能城市。路面、井盖、路灯、交通灯、安防摄像头、环保设施、建筑、消防设施,都要按上传感器,都要接入IoT接入平台进行数字孪生。华为是比较早的在智能城市也布局了端-管-云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是针对城市重点领域进行信息化、进行信息集成打通共享。智能城市,是为了传感器机器与机器之间连接、感知、交互、协作,这就是可穿戴设备的机会。
第三波是智能汽车的整合阶段。
第四波是智能汽车后时代。
人生看似很长,关键就那么几步。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时代的主流产业上,才能获得最大的时代红利。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一点心得
汪海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中小微企业救助政策时,用了“留住青山,赢得未来”的表述。这一表述既是对当前复杂困难环境的科学判断,又是对中国企业生存韧性的理性期待,更是对各级政府精准帮扶困难企业的目标设定。由于身在疫情曾经最严重的武汉,加之疫情前后也对一些典型行业的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我认为该类企业在疫情之前就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以市场需求有连续下滑、部分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和市场秩序有待实质优化等问题,持续时间长且波及范围广的新冠疫情对这些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企业自救、市场环境和政府服务已成为决定该类企业能否走出困境的三大关键因素。
关于企业自救。我们近期调研了十余家武汉文化中小民营企业,虽然复工复产情况整体不尽人意,但企业的自救意愿和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在疫情导致企业数月绝收的情况下,许多民营企业家除了坚持按时发放员工工资福利和捐款捐物救灾之外,还主动请缨担任志愿者,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这些盖出于对企业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二是这些文化企业具有轻资产特征,现金流主要依赖以版权、客户关系、集合劳动力和特许经营权为代表的无形资产,部分企业正在通过各种形式释放这些资源的价值,以缓解经营困境;三是部分企业在资金枯竭、市场萎缩和复工受限的情况下,也在探索通过业务转型和保留种子职工的方式期待可能的机会。
关于市场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限期清偿政府机构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这种强调公平竞争和信用精神的政策主张,对中小微民营企业拓展市场空间,降低资金成本、提升存续信心是重大利好。当前尤其需要提倡企业间以信用分享替代信用独占的合作模式,那些具有市场强势地位的企业应该与关联小企业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关于政府服务。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以减税降费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救助政策,但政策一般性和企业特殊性的矛盾客观存在。例如银行对中小文化企业的纾困资金*因该类矛盾难以落地。同时,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的行政壁垒也影响了政策的有效实施。所以,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一是需要对特定地区的政府资源实施清产核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和再担保创造条件;二是需要借鉴公务员下沉社区抗疫的经验,对困难行业和困难企业构建多部门协同下沉机制,以实现精准帮扶;三是湖北武汉的政府还需要争取中央政府的特别支持,化解当地中小企业在获取政府采购和跨省市经营中遭遇的突出问题。
在这个极其困难的时期,只有提倡企业自救、优化市场环境和完善政府服务,才能实现“留住青山,赢得未来”的目标。
促基强础:保持中华民族长期竞争优势
韩翼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也重点强调,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保证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持久性。
促基。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特别强调自己忧虑的问题:我们和美国科技上的差距还很大,美国在科技上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为什么令人担忧?因为最近的学术思想泡沫化严重,基础研究投入非常大,一个理论的形成常常是长周期的。如果“大家都去喊口号,而不是脚踏实地去做理论”,若干年后,我们的技术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此建议在物理、化学、生物、神经学、心理学、医学等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投入更多。这其实并不仅仅涉及华为一家公司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期竞争优势问题。因此,中国科学研究者在借鉴西方知识的同时,扎根到中国社会中去,洗礼、炼狱、结晶,在场域中寻求用什么来表达,以建立基础理论。
强础。自《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以全新姿态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学习,吸收了很多外来知识。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我们传授给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知识,几乎都是拿来主义。以管理学最有影响力的教材:南京大学周三多教授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自1993年以来发行500万册)一书为例,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没有看到一个基础理论出自于中国人,勿论千千万万的期刊、杂志,更遑论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心理学、社会学等等。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的出发点无非是面向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这是对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者最强有力的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适时提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问题,是对我国当前研究事业面临形式的科学论断。为此,作为学者,必须不忘研究初心,牢记立心、立命、继绝学使命,构建基于中国文化情景的基础理论,为保持中华民族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努力!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652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