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大明年3次加息存变数

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大 明年3次加息存变数

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对媒体记者表示,比如受美国通胀率上升趋势,未来将把美国财政政策的变化纳入议息考量等因素影响。综合判断,2017年底前将有3次加息,甚至不排除为平衡特朗普财政刺激政策影响而更快加息的可能。  这一次,美联储总算不再是“口头”加息了。  昨日加息节奏的英国‘退欧公投’,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等因素,仍将在2017年对美联储加息节奏产生影响;其次,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扩大财政支出政策将推升美国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因而或将成为美联储更快加息的一个重要因素。”俞春江分析指出,当前美国失业率已处于4.6%左右的充分就业水平,通胀率上升趋势业已形成,这两项美联储主要关注的国内经济指标难以在2017年继续拖延加息节奏。  俞春江表示,此外,2017年全球金融市场飞出类似英国公投“脱欧”那样的“黑天鹅”次数应比较有限。唯一需要关注的是意大利宪改公投失败后可能引发的欧元区解体风险,但短期内欧元区出现分崩离析局面的可能性不大。  蔡浩也对记者表示,虽然本次议息会美联储将2017年的加息预期由两次调整为3次,但正如耶伦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那仅仅是部分与会者对加息路径进行的“适度”调整。而且美联储决策者普遍认为特朗普上台后的经济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旦美国经济表现不及预期,加息自然难以成行,就如美联储曾预期2016年预期加息次数中值为4次,而实际只加息1次一样。  挖财投资总监李佳则向媒体记者分析指出,美元加息的“变数主要在于节奏是否会加快,去年和今年各一次的加息频率过慢,未来不可能低于这个频率。但是否正如FOMC预期的那样在2017年进行3次加息?我们表示怀疑”。这取决于两个前提,特朗普主导的财政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外围经济可不可能比预期更快地增长。  实际上,在大选过程中,特朗普的财政刺激政策主要包括两点: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扩大基础设施开支。  “预计特朗普的财政刺激政策落地的可能性较高。”俞春江分析指出,比如减税方面,由于共和党在大选后控制了国会参、众两院,特朗普政府减税法案通过的可能性较高;基建方面特朗普政府较有可能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刺激民间投资介入,即通过某种形式的PPP模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此外,尽管耶伦直接否认了目前的利率预测已经计入特朗普可能的刺激政策;但也同时表示,不少委员在“在预测2017年的利率时纳入了财政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美资产泡沫破裂可能性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曾在竞选期间对耶伦提出批评,耶伦的任职问题也备受关注。  媒体记者注意到,耶伦任期始于2014年2月,将于2018年初任满。  对此,耶伦表示,她的幕僚已经接触过特朗普过渡团队,但本人尚未与其接触,有意一直就职至任期结束。  “从近3年来耶伦的政策表现可以看出,她基本上继承了上任伯南克的政策风格,即在总体宽松的基础上逐步恢复货币政策正常化。”俞春江分析指出,在这一政策背景下,2012~2015年美国GDP平均增速为2.2%,预计2016年增速很难超过1.6%,均远低于金融危机前5年平均约3.0%的增长水平。  数据显示,美国这段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年均仅为1.3%;失业率虽从2012年的8.1%降至当前的4.6%,但劳动参与率却徘徊在62.4%的近40年最低点。  俞春江进一步分析指出,总的来看,持续宽松政策的刺激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同时美国经济中的资产泡沫再度膨胀已有美联储官员担心,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过度冒险正在危及金融系统稳定。  俞春江认为,在耶伦剩下的一年多任期内,尽管美联储加息步伐会有所加快,但叠加特朗普财政刺激新政影响后,资产泡沫破裂的可能性较低,经济增速将回升至2.3%左右,通胀水平突破2.5%的概率较大,在就业市场吃紧影响下,美国劳动参与率也将出现缓慢上升。  蔡浩也向媒体记者表示,强势美元是把双刃剑,可能会大幅削弱美国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美国股市目前的估值过高,以诺奖得主罗伯特・席勒设计的席勒市盈率来看,目前已经达到28倍,超过2007年的高点,这也是美国经济潜在的风险。  不过,美联储则称,随着逐步调整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将继续温和扩张,就业市场将进一步改善,通胀水平也将在中期内回升到2%的目标,美国经济前景面临的近期风险大致平衡。

moschinot恤

马吉拉官网

MISBHV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597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美财务部一年来首次以零收益率发债释放了什么信号
下一篇: 美财政部CIT集团给纳税人造成23亿美元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