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最近产业互联网这个词很热,据说BAT们把它当成互联网的下半场,撩拨的大家春心萌动,似乎BAT的猛药一来,产业互联网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大干快上。我个人对“下半场”这个说法表示一定怀疑,原因有二:
其一,在互联网的策源地美国,对产业互联网没拔高到这么高的高度,IndustrialInternet也没那么热门,远远没有AI和Deep Learning这么引起关注,最极力推崇IndustrialInternet的大拿GE同学最近也很烦。
其二,下半场,那是指竞争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比赛规则这些都一样的情况下说的,比如足球篮球的下半场,而产业互联网的对手、市场、规则都几乎完全不同,不是交换个主场,改变下阵型就能接着踢的。某种程度上,产业互联网VS互联网,那是巴西足球队跑到富士康比赛组装iphone的状态。
个人认为,作为产业互联网最重要组成部分的能源互联网,和现在我们熟悉的互联网相比,当前存在两个根本差异点,这些差异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存在,导致下半场的说法暂时很难成立。
二、市场环境差异
思考能源互联网是否是下半场,首先就要思考市场环境的差异性。互联网是面对消费环节的,而消费零售环节早就已经高度市场化了,举个例子,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每个县城都有一家啤酒厂,一家供销社。本地的啤酒本地消费,外来的啤酒会被堵在路口不让进。供销社负责本地的商品流通,外来的商品如果没有走这个渠道,可能会被冠以“投机倒把”的名义加以没收。
所以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需要感谢改革开放的政策,破除了国内贸易的地域壁垒和渠道准入,义务的小商品通过淘宝可以卖到新疆喀什,中间除了过路费油费,没有别的内部“关税”,没有路条和审批,不需要通过独家垄断的供销社。否则马云爸爸再怎么厉害,阿里同学的AI再怎么牛掰,也干不过“投机倒把”这一条。
但是能源行业的现状,我个人觉得和80年代初期的商品流通模式非常类似。生产和销售大部分是计划的,少部分采取双轨制(目前的电力市场状态);销售渠道是自然垄断的;建个配电房接个电,还是需要看看供电部门脸色的;价格是受到管制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能源互联网很快会像互联网一样起飞,我觉得是不太现实的。不要忘了,我国零售业和消费端的生产环节市场化的过程,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到90年代才逐步破除了计划壁垒和地域壁垒,建立了可以自由流通的消费市场体系,买粮食不要粮票了。
能源行业的市场化,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至少未来3-5年内,我个人觉得建个电力淘宝,把新疆的火电卖到浙江这种事情是几乎不太可能的。
三、技术环境差异
能源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另一个本质差距,是技术环境的差异。搞互联网的其实很幸福,甚至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因为互联网产业是架构在IT技术几十年的思考、发展和积累基础上的。
比如做移动APP的,除了要考虑IOS和安卓两个环境,几乎不用考虑通信协议(走4G还是3G,这些底层通信规范的差异性不需要开发者去处理);不用考虑硬件的差异性(华为和小米的差异);不用考虑操作系统的差异(华为的安卓还是小米的安卓)。
因为IT行业已经做了高度的标准化、抽象化和分层交互,而能源和电力行业,由于长期的市场割裂(国外也一个鸟样),导致专业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议协商和向上抽象、向下调用的分层开发模式。
大致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能源互联网在各个层级的技术标准,特别是涉及到上下层级之间的抽象、标准化和互操作性方面,与互联网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个人认为基本上处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IT行业水平。
Cisco开发路由器,就是为了解决网络上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我觉得能源互联网首先不是要去解决什么能源调度、多能互补这些“一次侧问题”,而是解决不同能源设备在“信息和通信层面”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二次侧问题)。个人认为现在一些专家所说的能源路由器的概念都是有点跑偏的。
因此,现在的能源互联网,首先要讨论的,不是什么BAT那些炫目的商业模式如何在能源行业落地,而是先站在泥地里,把硬件智能化、通信协议、操作系统、中间件这些涉及到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性的问题解决了。
比如,未来一个储能设备是否能像U盘一样,对系统是即插即用,可以被应用功能通过标准接口调用,而不用考虑这个设备是哪个厂家生产的,用的是什么存储芯片,采用什么读写规范。只有这样,能源互联网才是一个技术上可行的未来,所有的商业模式才有坚实的支撑。
四、总结
现在很多能源互联网会议,专家上台必讲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微电网。但是很少有谈论如何实现互操作性,真正意义的能源互联网操作系统如何设计,如何解决现有大量电力系统专用规约兼容到未来的能源互联网统一通信规范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站在未来智慧能源系统的高度去思考和设计。
另外更重要的是,能源互联网需要更加公平、透明和开放的市场环境,更加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去催生更有想象空间的商业模式。
对于我们这些能源行业的从业者来说,不要被BAT们现有的互联网端的商业模式所迷惑,脚踏泥地的先解决现场的问题,在没有标准化之前如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甚至发现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之前的另一些商业机会,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思考,别忘了,Cisco是在互联网时代之前诞生的企业,它解决了互联互通,没有了Cisco也没有互联网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359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