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肥助超级杂交稻种植获新突破
缓控释肥助超级杂交稻种植获新突破 更新时间:2010-1-22 2:30:59 近日在长沙召开的杂交水稻节氮高产高效产业技术研讨会上传来好消息,我国成功掌握了杂交水稻节氮超高产栽培技术。来自国家杂交水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山东金正大集团研发的缓控释肥在我国南方稻区超级杂交水稻生产上有着广阔的节氮增效应用前景。同一田块的试验表明,以前杂交稻亩产量在710至750公斤,但使用缓控释肥后增效果明显,获得了800公斤的产量,而且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为解决未来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由“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提出并主持了国家“863”计划--超级杂交稻攻关计划。经过数年攻关,超级杂交稻亩产已经达到700公斤以上。但在超级杂交稻的培育中一直受到氮肥施用量居高不下的问题,这不仅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不利于稻米品质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难题,袁隆平院士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08年,袁隆平院士旗下的团队与山东金正大集团联手开展了缓控释肥在超级杂交稻上的应用,以研究形成水稻节氮降污栽培新技术,助推“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早日实现。按照这一技术,水稻节氮高产栽培主要从基因挖潜、应用先进的施肥技术和技术物化提高氮肥利用率三个方面展开。基因挖潜主要是选育水稻品种时,筛选出产量高、生态适应性较广且成氮高效的优良品种;先进的施肥技术主要是采用缓控释肥,提高氮肥农学生产力;而技术物化方式主要是提高氮肥利用率,有效挖掘或降低单位面积氮肥施用量。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袁隆平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在江西鄱阳湖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四川成都平原四大水稻主产区进行了金正大缓控释肥节氮栽培的研究与应用。通过专家、企业与基地三方的协同攻关,形成了水稻节氮降污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肥+良法”的配套使用。一是在不同施肥量研究中,等氮量情况下,缓控释肥对经济性状的影响好于普通化肥,实现了一次性施用,达到与普通化肥多次使用的目的,节肥省工高效;同时,缓控释肥有利于降低稻田水层养分含量,对减少氮素因田间漫流、渗漏或水层挥发等损失有明显作用。二是定位试验效应研究中,缓控释肥均比普通化肥和有机肥处理增产。 在机械直播与机械施肥节氮栽培技术应用研究方面,机械定位施肥有利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保肥效果明显,保持水稻分蘖后期的养分稳定供应,有利于水稻较长时间保持较高分蘖能力,是节氮栽培研究中值得广泛推广的技术。而缓控释肥在机械定位施肥增产效果尤其显著:在等氮量情况下,缓控释肥比习惯施肥增产50公斤/亩,增幅在12%以上;在氮肥用量减少30%的情况下,缓控释肥比习惯施肥增产 22.3公斤/亩,增幅在5.5%以上。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348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