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次药价下调之后
第26次药价下调之后 更新时间:2010-12-10 7:41:38 2010年,注定是外资医药公司不平静的一年。继去年多达307种国产药品价格平均下调40%后,发改委的降价脚步终于“走”向了外资企业。当史无前例的外资医药降价幅度于近日公布后,本被外界认为会再掀波澜的医药市场各方,却意外地引发了只降不跌的现状。 2010年11月30日,发改委发布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自12月12日起将降低48个通用名,174个品规单独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19%。取消13个通用名,16个品规药品单独定价权。 名单公布后,已被医改及基本医药目录“爆炒”许久的医药市场再度火热。据悉,此次医药价格调整是发改委自1997年以来进行的第26次降价。不同的是外资原研药占据了近62%的比例。平均19%的降价幅度也创下了外资医药降价的最严政策。 消息传出后,12月1日医药板块集体走低,盘中一度大跌至5%,收盘价跌3.53%。其中个股近九成下挫,资金流出7.64亿元。领跌大盘。 此时的一切数据,看起来都符合发改委调整药价的初衷。然而次日,此次降价幅度达15%的阿莫西林老东家—联邦制药却意外在资本市场强势反弹11.5%,以成交1348万股的成绩高调回归。 自此,史上最严厉的外资医药降价随即遭到了各方淡定处之:企业宣布“在我们的意料之内”、机构的唱好不唱衰“此时为买入良机”、专家界定位“影响基本微乎其微”…… 一场针对外资医药公司的最严厉政策,却并未如预期般带来较大的冲击,原因何在? 外资降价利好迷局 “此次药品价格下调针对目标为外企的原研药产品,但对这些公司是基本没有影响的,目前看来就是一个空头炮”。安邦分析师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所有三甲医院全年药品销售额中,70%以上为外资药品。此次发改委降价的174种药品中,涉及了40家外企的107种药品,占比近62%。 其中,罗氏制药产品头孢曲松由原来的93.8元降为65.7元,降幅为30%,中美上海施贵宝公司生产的卡托普利降幅达35%……均为降价幅度居高企业。而在过去25次药价调整中,外资降价的最高幅度仅为15%。 在发改委降价公告发布后次日,联邦制药发布声明称:公司董事会预期降价不会对集团财务及营运有重大不利影响。据联邦制药公司透露:联邦制药旗下降价产品阿莫西林仅占公司总营收6%,公司预计此次价格调控对2011年的总营业收入仅会带来不超过1%的降幅。 此外;联邦制药的阿莫仙最高零售价下调12.7%后实际零售价也并未达到调价后的最高零售价,预计出厂价不会有大幅下调。联邦制药表示:“价格的降低有利于公司提升产品的销售,从而抵消价格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 随后机构也不再唱衰。12月1日魔通发布声明:降价对联邦制药销售收入仅只造成微不足道的影响,目标价由25元,上调至27元。永丰金证券称此轮下跌联邦制药低估值将带来买入良机。德银同样表示,应趁弱势买入联邦制药。 同样位处降价高位的罗氏公司则同样表现出乐观心态。据悉:此次罗氏降价产品头孢曲松由原来的93.8元降为65.7元,降幅30%看似幅度较大,但同期国内此类产品的仿制药最高限价却仅为7元。降价30%后仍高出国内同类产品9.4倍。 “外资医药价格下调在短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原研药价格高,因此利润空间比较大。并且罗氏的降价药品也并非他们的主打产品”。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国内上市公司淡定处之 发改委的第26次医药降价,从品种上来看,针对的都是化学制剂的单独定价产品,以原研药为主。除上述言及占比62%的外资企业外。降价范围还涉及8家A股上市的医药公司,平均降价幅度为11.89%。 其中,康恩贝的奥美拉唑降价幅度为24%,丽珠集团的丽珠得乐平均降价幅度为26%左右。浙江医药的来立信降幅约为18-35%。就此,时代周报记者随即采访了相关降价上市公司。 降价幅度为26%的丽珠集团一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现得极为乐观:“我们公司对15%的降价幅度比较满意,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我们公司算比较幸运的。降价从短期来看利润会受影响。但是由于提前准备,因此我们一直有后续的新产品跟进,并且此次的产品仅是在一个省出售,我们还有很多全国性的产品”。 此外,丽珠集团相关人士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降价对公司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价格下调的空间不是很大,并且公司品种很多,降价产品并非我们的特别重要的品种。降价的认识一直都在,解决办法就是降低成本。但实际上,价格的降低,从成本是可以抵消一部分影响的”。 同样位处降价名单中的康恩贝集团产品经理吕先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早在两年前便已开始着手准备降价后,市场举措:“在基本医药目录出来后,公司已经有所预料,因为这个产品的品类是在目录中。趋势只是早晚的问题,所以我们已经提前有所准备”。 而来立信所属的浙江医药公开表示:“此次降价产品只是其制剂板块中较大的一个品种,这两年该产品的价格一直在下降,但销售规模一直在扩大,因此可以抵消价格下降。所以影响并不大”。 “价格下调对于上市企业还是利好。有一部分上市企业是涉及到的,但是都不是主要产品,所以影响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国内很多药品外企价格都比较高。医保造成了价格的居高不下。外企药卖得高,就意味着利润高。降价对国内企业都是一种利好的影响”。上海证券分析师赵冰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26次“复读机式”下调 “发改委的降价现在像复读机,降价已经说了很多次很多年了。这次可以说是一个信号,发改委要对外资的原研药下手,但是就现在的幅度来说,对外资造不成伤害。而这种局势是否能对国内医药公司造成利好,这还是疑问”。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当医改概念推出,国家基本医药目录甄选工作开始后,药品降价便成为了医药行业最为敏感与关注的话题。去年8月,国内307种基本药物制度开始实施,平均降价幅度达40%,成为入选基本药物目录的“先行者”。 此时,国内医药行业却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外资企业原研药的价格,是否也该调调了?当此次外资价格下调后,市场传出:“这是外资为进入医药基本目录所做的准备”。 对此,赵冰对时代周报记者否认了这一观点:“大众版的基本药物目录涉及的中高档产品并不多,他们不做这块市场的。”而边晨光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外资进入基本药物目录而言,基本药物对于化学药而言肯定是仿制药,专利药价格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降价。” 那么,发改委缘何在此时针对外资进行限价,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医改要解决看病贵即价格问题。发改委可能觉得现在医改成效并不好,觉得外资药品价格该动动了。另一方面此次降价可能也是一种试探,看看外资的反应再采取后续的行动”。 2005年,国家发改委对特定企业,包括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生产的药品实行优质优价,即单独定价权利。掌握较为先进技术的原研药顺势高开高卖。据中国药学医药政策研究中心的统计:外资基本药物的价格平均超出国家限价12倍。 关于此次部分药品降价的理由,发改委表示:“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为此,根据有关药品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分期分批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 但就目前此次调价后的各方反应看来,这次医药价格下调所带来的影响,并未符合发改委初衷。 “发改委降价已经26次。但药这种特殊产品是市场流通的,行政干预价格方法并不合适,降价已经很多次了,其实效果并不大,如果要想政策起作用,只有一个前提—公立院的体制改革真正实施起来。若打着幌子挂羊头卖狗肉,政策永远只能是一时的”。边晨光最后对时代周报记者称。相关文章:英特尔:苹果产品对产业是一种颠覆医药流通整合者值得关注415只A股股价悄然超越3186点415只A股股价悄然超越3186点415只A股股价悄然超越3186点沃华医药:控股股东“后院失火”或面临股权分散困局葛兰素史克斥资7000万美元收购南京美瑞制药吉林敖东:跟随效应表现抢眼12月6日主力抢筹40股吉林敖东:跟随效应表现抢眼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339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