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到2022年,人工智能企业的市值估值将高达3.9万亿美元,将对行业、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哪些领域有可能得到改造?人工智能与个人有什么样的联系?在昨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人工智能的全球对话”分论坛中,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感觉最“难受”的行业爆发
人工智能虽然不是专门的行业,但很显然它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创造出许多“不可能”。
乐信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肖文杰表示,作为最早实现信息化的行业,金融行业已经受益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例如对个人信用的判断和反欺诈,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损失,已经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价值。“为什么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进入到小额金融领域,因为每一单成本都比较高,不仅有坏账还有审核成本、客服成本等等,这一系列全部可以用一些人工智能的方法解决。”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表示,人工智能另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在健康领域,他解释说,医生可能需要读8到10年书才能成为医生,但机器可以辅助医生快速积累这些知识,也能降低一些出错的风险。通过人工智能的帮助“让差的医生变好,让好的医生更多”。
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认为,在现在人们感觉最“难受”的一些行业,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爆发得最快,比如交通、医疗、安全等领域,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他还表示,拥有“智力可被每个人调用”这一特征的行业,可能被人工智能较大改造。例如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在普惠的基础上,满足个性化需求,让个性化教育不再是奢侈品。
取代人类为时过早
人工智能能否使人类失业?面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肖文杰认为“言之过早”。他表示,现在很多职业消失了,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职业。“我觉得这个过程是慢慢渗透。另外,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未来我们不需要很多体力、重复性的劳动,但需要更多有创造性的职业。”他甚至畅想,如果未来不需要那么多人去工作,大家可以轮流休假,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做自己想做的、有价值的事。
刘积仁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当一部分工作消失的时候,一定会产生另外一部分工作,比如程序员、数据分析师。“比起担心世界,我们更要担心自己。如果某一天你的工作失去了,不是世界变化的结果,而是你自己根本没想变化。”在他看来,需要情感交流、相互理解和感受的岗位,被取代的可能性比较低。
如何才不会被未来淘汰
在肖文杰看来,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具备适应能力,保持对未来的敬畏,尝试更多自己未知的东西,这样才不会被未来淘汰。此外他还认为,法律和法规非常重要。“硬币永远都有两面,我们不能只看到正面的那面,另一面如果用来做坏事,那么将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一定要有法律和法规的限定。”
对于法律责任,巴斯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乔安娜・布莱森表示,比起让人工智能成为“法人”,人更应该担负起责任。“就像一个公司,如果里面所有的人都不负起责任,那么这个就是空壳公司,企业就会出问题,产生腐败或者欺诈。机器跟人不一样,机器是非常客观的,因此人一定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splunk总裁、首席执行官doug merritt认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好奇心、创造力、执行能力都是我们要掌握的,让我们接受变化,为变化做好准备。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336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