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广泛应用智慧大脑提升生活体验

在中国国际家用电器暨消费电子博览会上,小朋友与智能机器人互动。 许庆勇摄(人民视觉)

成都市民使用人工智能手机软件识别商品。 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人工智能将重塑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智慧大脑”提升生活体验(科技视点)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谷业凯

核心阅读

“刷脸”让出行和消费更加安全便捷,翻译“神器”通晓多国语言,算法可推荐“更懂你心”的商品和内容……人工智能正在全方位提升人们的生活体验

城市综合服务机器人将变成虚拟的智能办公大厅,可办理房地产过户、公积金、水电费、车辆违章等一系列流程化政务,从而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创造更加智慧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正在把人们从一些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刷脸、语音识别、算法推荐等丰富多样的应用也走进生活

一道小小的手机屏幕划痕也会有很多不同的特征,比如位置、长度、深度等等,衡量单位通常只有零点几毫米,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举例来说,如果长度在1毫米以内的划痕是合格的,那么1.1毫米的划痕就是不合格的。可想而知,采用人工方式对手机屏幕进行检测,存在非常高的误判率。而且,这种方式还易受到操作者疲劳度、责任心、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暗室环境又极易造成视觉疲劳和损伤。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具有学习能力的图像识别系统正在越来越多的手机组装工厂“上岗”。它们不仅能做到“火眼金睛”、精准定位缺陷位置,还能通过对大量图片的深度学习,形成自主分析的能力,帮助使用者留存生产数据、回溯问题原因,从而“举一反三”,不断改进工艺。

如今,人工智能“质检员”在汽车喷漆、建筑高危部位检测等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漏检率极低,已不输于从业多年的“老师傅”。

人工智能向深度运用,正在把人们从一些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修全看来,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由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解决各类专门任务的单项智能逐步成熟并进入产业化应用,大量简单重复性任务将越来越多地由人工智能完成。

在集团,具备一定情感智能的人工智能客服每天服务大量的用户,它们不仅能回答人机交互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售前导购、售中物流、售后服务等,还能理解消费者的情绪反应,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京东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平台与研究部负责人周伯文认为,人工智能不仅让服务更具效率、更有温度、降低了运营成本,还能让人工客服来聚焦解决更为复杂专业的问题,从而让整体的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除了“替代”,人工智能还改变了一些行业的工作模式,成为人们得力的助手。李修全举例说:“司法助手能够帮助法官找到最相近的判例,行业分析助手帮助分析师完成大量数据收集和报告梳理工作。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给绝大多数的工作岗位带来的变化应该是工作模式的改造,而非简单的替代。”

除了工作方式的改变,人工智能也在其他方面提升人们的生活体验。刷脸入住、刷脸进站、刷脸支付,让出行和消费更加安全便捷;翻译“神器”的问世,让出国的人多了一位通晓多国语言的“翻译官”,沟通成本不断降低;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推荐“更懂你心”的商品和内容……

作为人工智能的代表性应用,自动驾驶技术也已走进生活。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国内一些厂商展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收集的道路数据,经由人工智能算法的决策与规划,自动驾驶汽车既能持续监测路面情况和周围物体,还具备车流判断、路牌识别、避障等能力。“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产业,自动驾驶将能够满足人们未来出行、生活的需求。”roadstar联合创始人衡量说。

助力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让智慧政务不断延伸,为交通拥堵“对症下药”,使患者看到康复希望,人工智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近日,一款城市综合服务机器人在浙江省德清县亮相,这款机器人采用独特“悬浮”六面体蜂巢空间设计,设有语音、视觉、触觉等多类型交互入口和中英文双语会话模式,可帮助用户查询交通、旅游、住宿等多种实用信息。与市政系统打通后,这款城市综合服务机器人还将变成虚拟的智能办公大厅,可办理房地产过户、公积金、水电费、车辆违章等一系列流程化政务,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从而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在周伯文看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之下,智慧政务时代将加速到来。他认为,除了依赖前沿的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智慧政务更需理念创新。“一是信息从数据化向智能化过渡,让机器的逻辑判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二是从孤立发展到整合规划,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三是将政务服务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人工智能还为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破解之道。面向交通行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管理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对车流人流等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路网、认知分析、研判决策等分析平台,实时精确地分析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帮助管理者“对症下药”,实现科学治堵。在安徽宣城,“城市交通大脑”覆盖了当地59%的路段,全路网平均停车次数下降22%,平均拥堵时间下降了5%,平均车速提升25.4%。

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德纮认为,破解世界性交通难题的技术革命正在发生。利用完备的数据及先进的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将实现交通路网的智能化、动态化和高效平衡运转,从本质上打造自我调节、与人良性互动的交通环境。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也让更多患者看到了战胜病魔的希望。深度学习算法可帮助完成更量的基因测序,尽早提示健康风险;智能诊疗可在更大样本的基础上建立病症模型,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医疗影像识别能够辅助医生筛查医疗影像,让“读片”更加精准高效;人工智能家庭医生在常见病治疗和慢性病护理方面,将有效填补医疗服务资源的不足;对于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生来说,人工智能也将成为他们的得力助手。

“人工智能对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覆盖领域正加速扩展并不断深化。”湖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孙保学认为,“长远看来,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助力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引导人工智能更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就业替代、算法偏见、数据隐私、安全威胁等问题不容忽视,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体系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创新和应用所催生的一大批新技术也在不断嵌入各行各业之中。“未来社会,人类与智能机器共存将是一种常态,我们应该积极引导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利用它来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孙保学说。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存在多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对就业的替代将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大范围替代不会集中发生。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逐步深化,也将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李修全指出,人工智能将大幅拓宽市场规模和交易半径,细化市场分工,催生众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创造各领域的新就业。

李修全指出,在此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传统岗位可能带来的替代风险,重点关注中端岗位从业人员的转岗再就业问题;发挥好政府、企业等不同主体作用,处理好相关行业的就业保障和转岗再就业问题。“同时,还要尽快建立起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满足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高技能高质量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

专家同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大规模应用,所衍生出的算法偏见、数据隐私、安全威胁等问题和挑战,未来也将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人类与人工智能在交互过程中的冲突也将增多,越来越多的伦理挑战会逐渐凸显。”孙保学说。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个工具,关键看人怎么去用它。”快手科技ceo宿华认为,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人工智能,应对算法偏见(指程序设计中包含的开发者或数据的偏见)和“信息茧房”(指人们在信息领域习惯被兴趣引导,从而失去对外界的整体认知)的挑战。“在这方面,不能只让工程师关起门来讨论,还应该动员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讨论,让算法更有利于社会的公正。”

孙保学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新在使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透明的同时,也对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提出更大挑战。他建议,下一步应建立和完善智能社会的法律政策体系,加强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顶层设计;尽快制定人工智能产业的安全标准,推行安全认证制度;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的监管体系,防止人工智能被非法利用或偏离正常轨道运行。

VR手套

全身动作捕捉

动捕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336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人工智能已经全面进入应用示范阶段浦东可以做些什么
下一篇: 人工智能应用和隐私保护如何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