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再投的“雪球效应”
红利再投的“雪球效应” 更新时间:2010-9-5 4:07:50 小崔和小庞都在一所中心小学任教,平常两个人形影不离,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几年前,小崔到一家银行办理取款业务,接触到了基金,就赶紧将这一信息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小庞。受小崔的影响,两个人都在2005年年底购买了一只股票型基金。据专家讲,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产品,加上2006年的证券市场行情,小崔和小庞两个人都同时认定基金产品投资会获得理想的收益,于是就一直持基没动。
经过2006年一年,两个人购买的基金产品的确比较争气,基金经理交出了令两人非常满意的答卷。尽管当时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购买的是同等份额的基金产品。但是两个人在2006年底查看自己的基金产品账户时,却出现了不同的投资收益。
究竟原因何在?两个人都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仔细分析账户,才发现,小崔和小庞两个人总资产差异的原因是因为持有基金份额不同、现金持有量也不同。这就很奇怪了。当初明明两个人投入一样,也做的是同样的操作。
究竟是哪方面出现问题了呢?小崔小庞疑惑不解。对于两位刚刚接触基金产品的投资新手来讲,出现这样的“小插曲”并不奇怪。
“在开户环节上找问题。因为账户是没有变动的,更没有办理过基金申购与赎回,而转入和转出资金就更没有发生了。”聪明而又机灵的小庞分析道。
“对,把你和我的基金开户单找出来对比一下,不就知道了。因为只有出现填写上的不同。”小崔说道。“对,你的分析有一定道理,那就抓紧时间找一找。”小庞说道。
于是,两个人翻箱倒柜,找出了自己存放的开户单。经过逐项核对,终于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就是一个不经意的“√红利再投资”,才弄出这么一个故事来。
尽管这是一个“意外”,但却惊醒了两位投资者,并带来了对基金产品投资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更是明白了采取不同的基金投资收益方式,带来的资本增值的机会不同。
其实,采取红利再投资方式的基金收益分配方式,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能够有效地增加资本的复利效应,且能够高效利用资金,避免再投资的成本。可以说,财富的积累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而不是逐步增加消费,缩小投资的过程。尤其是采取现金分红的投资者,常常会因为耐不住基金投资的“性子”,而选择将现金分红资金转出后消费,但最后的投资结果可想而知。尤其是逐步赎回以应对消费,只能使基金产品投资的份额不断减少,是非常不利于积累长期投资资本的。
生财需要在财富增加和消耗速度上有充分的考虑,尤其是要注意增加财富,而减少财富损耗。基金产品投资的过程,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对于基金产品而言,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只有不断地增加基金份额,才能够在长期投资中获得更多投资上的主动权,这或许就是基金产品投资的真正魅力所在。可以说,选择了红利再投资,在一个不断上涨的证券市场环境下,持基才是有价值的,更是基金产品投资的明智之举。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1.cn/31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